花门楼位于莲都区太平乡西畈村,清代进士章讳铣于乾隆年间(1736—1795)建宅第,光绪二十九年(1903)遭火焚毁,仅存砖砌门楼保存至今,俗称“花门楼”。
门楼外立面
门楼六柱五间,坐西朝东,五开间一字形排列,梢间中缝八字形展开,转折处正面隐去柱子,背面附贴一柱,似呈七开间。通面宽19.19米,檐口高7.70米。条石台基,上筑水磨砖墙,砖柱方形抹角。明间门额正面嵌“节孝流芳”四字,背面嵌“全城衍庆”四字。
正楼门额雕饰
明、次间各设二道额枋,额枋凸起,分别高浮雕狮子戏球、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凰牡丹、仙鹤、鲤鱼,鸳鸯戏水、骏马、仙鹤、葵花、梅花祥鹿、如意花草、元宝等。明、次间檐下各出跳四攒斗拱,转角、补间各二攒。门楼屋顶两层花砖挑檐,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海棠框花砖压脊,正脊中部置坐狮,端头吻鸱鱼。
砖雕
门楼高大气派,构筑工艺精湛,雕饰繁而不杂,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在丽水一带十分罕见。
门楼内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