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文物局揭牌仪式举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正式加挂市文物局牌子,标志着全市文物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文物保护利用、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近年来,丽水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保护利用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6处,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1家,馆藏藏品达5万余件/套。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44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丽水拥有国家级、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各1处,分别为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好川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处州廊桥被列入“闽浙木拱廊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名录实施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济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工作获评全国“十佳”,松阳“拯救老屋行动”成为“全国样板”。
丽水连续三年将文物保护与文物安全纳入市对县的考核指标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丽水市大窑龙泉窑遗址保护条例》《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系列关乎文物的地方性法规加强立法保障,实现近15年无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得到强化。
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以及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丽水将在坚定“保护优先”前提的同时,深化秉持“最好的保护是利用”理念,坚持“硬核守护”和“资源转化”两手抓、两手硬,深度推进我市文化遗产与教育合力、与产业融合、与文明并行,贯彻实施省、市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推进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迈向新跨越,为丽水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季晨吟 实习生 纪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