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文广旅体局 >> 文化遗产
“丽观博古·处州遗存”——龙泉革命纪念建筑群
时间:2021-09-30 18: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博物馆

龙泉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红军革命斗争旧址。其中以仓坛村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碧龙村中共龙遂县委旧址、溪头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塘源村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季步高烈士故居为代表,于2011年合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

位于城北乡仓坛村,会址原为禹王庙,建于清代中晚期。1935年9月19日,“上田战斗”后,得知国民党大举进攻的部署,20日挺进师在此召开了政委会。

挺进师政委会会址内景

会议由粟裕、刘英主持,总结了近期的党政军工作,研究了对敌进攻的决策。主力部队迅速撤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庙内山墙上留有“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多幅红军标语。

挺进师政委会会址上的红军标语

2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

位于住龙镇碧龙村,原为杨家大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建筑占地面积约3867平方米。现存台门和主体建筑的前厅、正厅和后厅。

1936年6月浙西南特委决定成立龙(泉)遂(昌)县委,下设住龙区委,王村口区委,领导周边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坚持到1937年10月。

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

3溪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

旧址位于宝溪乡溪头村老街19号陈家大屋,为清代建筑。1934年8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在庆元竹口战斗大捷后进入龙泉小梅,经查田、八都,于9月3日从上垟、塘上到宝溪乡溪头村、坑口村宿营,指挥机关设在坑口村天主教堂,电讯总机设在吴礼绍家,红军队伍住在庙宇、碗厂等地。随军银行设在溪头村陈佐汉家,农户凭红军发给的“红军票”(苏维埃纸币)到随军银行兑换银元。  

溪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

4塘源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

旧址位于宝溪乡塘源村43号。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有前厅、正厅二进,中置大天井,通面宽23.70米,通进深27.45米,建筑占地面积650平方米。院内牛腿、门窗工艺较精致。

1936年6月,发生了“两广事件”,在浙西南的国民党十八军调往湖南,浙西南地区的敌情暂趋缓和。闽浙边临时省委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决定由粟裕、许信焜率挺进师主力重返浙西南,重建浙西南特委。挺进师和特委人员来到龙浦边区,途径宝溪乡塘源村时,在此召开师部会议,为重新开展浙西南游击斗争奠定了基础。

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

5季步高烈士故居

季步高,1906年出生于安仁镇季山头村,1925年赴广东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组织者之一。1928年7月于香港被捕,同年冬就义于广州。

季步高故居位于安仁镇季山头村。原故居于民国十八年(1929)全村着火时被毁,现存故居系季步高之父季张泉于民国十九年(1930)在原址上重建。

季步高烈士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