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自助酒吧、茶室、观景台……近日,位于丽水缙云的近云·丽舍、邸湖悦舍、景台隐墅、丘山半舍等4家精品民宿凭借独有的景色与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入住。早在今年3月,在海拔700多米大山深处的德菲利度假村更是获得了“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基地”授牌。
生意火爆、喜讯不断,近年来,缙云民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势头迅猛,这背后,缙云县总工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两年,做企业难,但也很有成就感。我们通过丽水市、缙云县工会的疗休养推介,对接了很多地区工会组织,成功入围多个省部属企事业单位的疗休养目录。”德菲利负责人章丽英说。
为了提高疗休养接待站入住率和接待能力,吸引更多县外职工到缙云疗休养,促进民宿产业从增量到提质升级,推动缙云全域旅游和农家乐民宿经济发展,县总工会建立接待站联合工会,开展轩辕大道“民宿联合体”试点工作。接待站联合工会把轩辕大道的民宿联合起来,解决单家民宿规模小、无法承接较大规模疗休养团队的短板,整合资源,合理统筹安排疗休养团队和较大规模会议,形成自然流畅的集团效应;同时,开展职工疗休养基地、站点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各站点分享交流、共享创业经验提供平台。此外,缙云县总工会与杭州富阳、嘉兴桐乡、湖州德清等三个山海协作区域加强沟通对接,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并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非公企业来缙云开展疗休养。
缙云县域共有省级疗休养基地3家、市级疗休养接待站11家、县级疗休养接待站213家和24家乡村振兴工会活动基地。
民宿产业的发展集聚效应亦开始显现,在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引发了乡村振兴的蝶变效应,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增收。截至去年底,仅德菲利度假村便接待了200多批次、7000多人次的疗休养团队,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100多万元,促进就业58人次。可以看到,民宿产业的亮眼表现,正为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缙云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我们将开展更多的创新试点,升级迭代,打造‘民宿社区’。”
潮平岸阔帆正劲,乘势开拓谱新篇。接下来,缙云将不断打造更多精品民宿,构建民宿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格局,以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点亮诗画乡村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