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旧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境邻闽东北,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之盛,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丽博观古·处州遗存”微周刊以图文形式带大家了解丽水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古迹。让我们一起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推动丽水文旅融合发展。
王村口革命纪念建筑群
王村口位于遂昌县西九龙山麓的乌溪江边,关川溪与乌溪江的汇合地带。关川溪自东向西流经,将村庄分为桥东、桥西两个村,宏济桥横跨关川溪,连通两村。小镇旧时是水陆码头,水路北达衢州,陆路南通龙泉、江山、福建浦城,是浙西南地区重要集镇。
1935年1月,粟裕率领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织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1935年4月,挺进师根据王村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挺进师师部设在桥西村程春和家,成立浙西南特区王村口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设在蔡相庙。在王村口地区成立乡、村苏维埃政权,组织分田委员会、游击队、农会、妇女会等一系列组织,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壕、分田地运动,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广大军民为保卫根据地,保卫胜利果实,与敌人进行了生死搏斗,谱写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壮丽诗章,在浙江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84年,粟裕同志逝世后,其骨灰撒在王村口月光山上。1985年,当地政府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白鹤尖建造红军纪念亭。
1997年,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纪念群——天后宫、蔡相庙、宏济桥、师部旧址、白鹤尖纪念亭、月光山公园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师部旧址
位于桥西村,建于民国初年,五开间两厢式三层楼房,面积268.77平方米。砖筑门墙,门内两柱翼角门亭。正屋三层,边厢二层,设四开花格门。檐柱饰牛腿,楼沿设木槛栏。阶沿天井条石铺砌,封火夯土山墙。
1935年,挺进师进驻王村口,房东程春和一家与当地的地主富商逃往衢州,挺进师师部设在程宅,粟裕、刘英等领导住在此屋。
师部旧址
2、白鹤尖纪念亭
位于桥西村南端白鹤尖山岗上,西临乌溪江,山岗为制高点。1935年,挺进师驻扎王村口,在此修筑战壕驻守。1985年,在山岗辟出台地,当中建混凝土四柱攒尖亭,以示纪念。
白鹤亭
3、月光山公园
位于乌溪江西岸月光山麓,1984年5月15日,中央军委办公厅代表和粟裕子女护送粟裕的部分骨灰到王村口,撒在月光山上。1985年建成月光山公园。园内建混凝土六柱碑亭,亭中立大理石碑,正面刻全国人大原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粟裕同志纪念碑”,背面刻粟裕同志生平简介。园内植长青树,园外青山叠翠。
月光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