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为绿水青山写华章 为共同富裕聚伟力
发布时间:2022-04-29 09:4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2021,这极不平凡的一年,终将载入史册。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口,丽水大地闪耀着思想的光芒、精神的光辉。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凝心聚力,用心、用情、用力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引领。

这一年,丽水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线,锚定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这一崭新的历史坐标,强化思想引领、弘扬革命精神、讲述丽水故事、书写文明新篇、推进文化改革,让“丽水之干”的时代强音响彻瓯江之畔。

弦歌不辍,步履不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之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奋发有为、阔步前行。

思想光辉照亮绿水青山

理论清醒,方能思想坚定;信仰笃定,方能接续前行。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是“丽水之赞”的光荣赋予地。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坚决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学习更加生动、更有实效、更富穿透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机制创新,让丽水广大党员干部学在前列、学深一层。

一年来,丽水深入实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市委理论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集中开展学习25次,举办“处州讲堂”4期。建立“学习强国”与干部网络学院学分互通机制,全市新增注册学员5166人,学员总数达到15.38万人,供稿录用数居全省前列。

2021年,一场“百千万”集中宣讲活动席卷整个丽水,“8090”宣讲团、农民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千支宣讲团网上网下挺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网络,以“越洋宣讲”“畲歌宣讲”“邮说党史”等极具特色、广受欢迎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年来,丽水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域方案,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丽水之干”大践行活动,召开全市宣讲骨干培训会暨集体备课会,迅速掀起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围绕百年党史、共同富裕等主题,扎实开展“寻找真理的味道”专题宣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青年理论宣讲大赛、“农民讲党史 农村看发展”农民故事大赛,各级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1.5万余场次,受众达200多万人次。

真理光芒穿越时空,思想旗帜引领前路。丽水不断夯实理论研究,多维度、多视角、多形式开展理论阐释工作,成果纷纷涌现。

一年来,社科理论界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2019-2020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和2021课题立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18项。举办“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研讨活动,开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研究(丽水市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记事、《浙江文史记忆丛书》编撰。与中央党校报刊社共建“两山”理念实践调研基地。首批入选3处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调研基地。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党的思想旗帜在处州大地高高飘扬。

百年党史凝聚红色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2021年2月,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令响彻神州大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丽水贯穿全年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题主线。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丽水将浙西南革命精神生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于浙江大地凸显“丽水味”。

市委常委班子深入“山海水城”台州,登临海岛、寻访遗迹、取经问道,通过“走出去”开展市域外现场学习交流;市党政军领导赴金华永康方岩刘英烈士陵园,深切感悟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以坚实的脚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革命信念。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丽水大地上久久回响,涤荡人心。市委以“排头兵”的姿态,带领全市各级党委(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之精神,将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始终。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4.1万场次,为群众办实事20.9万件,帮助企业解难题1.9万个,获得中央和省市领导26次批示肯定,全市党员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开创未来。

党史学习教育中,丽水守护“红色根脉”的步伐更加坚定。在全省颁布首个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编制《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成功举办2021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召开“红军长征与浙西南革命”“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讨会;《读懂浙西南革命精神》纳入“读懂浙江红色精神谱系”丛书;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纳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旧址入选第十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去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浙西南革命老区列入全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丽水全域纳入浙西南革命老区规划范围。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凝聚起广大群众最质朴、最深沉的爱党爱国热情。

丽水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歌会,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百年百名艺术家走进浙西南革命老区、百名优秀党员之风采肖像艺术展、“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千家文化礼堂、万家文明实践中心同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教育”等文化活动,“我心向党”“童心向党”“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共筑中国梦”“巾帼向党·奋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3万场次的各类红色教育,吸引250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

看不尽的辉煌、数不完的成就、说不尽的感念。放眼望去,丽水处处“中国红”,满城爱党、爱国情,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成果,正如春雨般滋润着丽水大地。

主流舆论引领时代浪潮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窗口”、“十四五”开局、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双招双引”、数字化改革……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事业,为党的新闻工作创造了生动典型、提供了鲜活素材。

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丽水“报视网端微”融媒体协同发力,以浓墨重彩的主题宣传,回望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激发处州儿女的奋进之志。

一年来,我市持续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寻访丽水百个红色地标”“百年瓯江”“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等大型融媒采访,组织各级媒体在头版头条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推出主题报道2.3万篇,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刊发报道3623篇。精心组织“全省建党百年”丽水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15场“‘红绿融合’老区振兴 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活动。深入挖掘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国旗守护者”“丽水爱心共享厨房”等多个融媒体作品“火爆”互联网。

在丽水跨越赶超的关键时刻,讲好丽水故事,传播丽水声音,汇聚奋进力量,是丽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2年1月,“诚信奶奶”陈金英被授予2021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称号,她10年还清2077万元的守信事迹,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关注,在互联网上更是引发热议,成为新时代丽水人的道德标杆。“沈姐爱心厨房”“一个人的升旗仪式”等一系列热门报道屡屡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成为丽水的一道道风景。

一年来,建立新闻宣传重点选题通报制度,健全与上级主流媒体的协作机制,深入挖掘丽水发展进程中的好成就、好经验、好典型,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境外媒体刊发丽水正面报道6530篇,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总台共刊播719篇。

科技发展带来的媒体变革,也加速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让主流舆论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牢牢占领舆论高地,把丽水故事讲得更精彩,把丽水声音传到更远处。

丽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浙报集团建立融媒共享联盟,打造124个共享联盟中心站、县级融媒站和微融站;打造全媒体传播公共品牌“美丽丽水”,位居“美丽浙江”全省融媒体排名前列;市本级新闻客户端用户总量平均同比增长70%、县级平均增长75%,推出阅读量超亿新媒体作品9件、千万级30件、百万级313件。

在蓬勃发展的网络舆论主阵地上,丽水也屡屡成为“热搜”“关键词”——精心组织建党百年网上宣传报道,创作推送系列专题38个,稿件13万条,制作短视频663个,播放量8.9亿次。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开设网络专题220个,集纳新媒体稿件1.05万篇。#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49.4亿人次,保持同类话题榜单第一位。

与此同时,打出一系列治网管网组合拳,也让网络生态环境天朗气清,实现“管得住、用得好”。

文明春风吹绽精神花园

文明,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数。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丽水的新征程中,丽水以更广泛的文明实践,树新风、展新貌、育新人。

从集中攻坚到经常化创建,丽水全域文明创建不断向纵深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在过去一年,我市出台了《全面推进经常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高规格表彰创建“两连冠”先进集体和个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空中缆线序化等项目和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实践活动。

“小园丁”志愿服务这块金字招牌,在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越擦越亮。去年,“大山里的修脚工”——细菌战受害幸存者“护足”医疗救助服务项目、“小荷”爷爷奶奶志愿服务队等5个对象成功入选浙江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典型;“躬耕书院音乐筑梦项目”“小荷说新语”等项目在第二届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取得2铜2优胜的成绩;“我陪你读”农村留守儿童阅读陪伴项目入选全省未成年人十件实事;“让爱前行”陪伴者计划、“青莲青”禁毒行动等30个优秀志愿项目在丽水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园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脱颖而出。

如今,以“小园丁”为母品牌的“1+9”志愿服务体系已成形,通过举办第二届“小园丁”志愿服务大赛、“小园丁”志愿者风采展示活动,志愿服务的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 2021年,全市已建立志愿服务队伍3860支,累计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1.7万次,认领实现微心愿1.2万个,为群众办实事1.49万件。

“小园丁”茁壮成长背后,是丽水着力拓宽文明实践路径、创新文明实践载体的探索和努力。

一年来,丽水积极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的作用,累计开展活动1.1万场次,使用效能达63%。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智体系建设,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中心,建成文明实践、智慧礼堂、“小园丁”志愿服务等数据管理和视频交互平台,打造“一云四平台六端口”系统,实现云中心“一网管理”,凝聚起丽水文明实践的磅礴力量。

默默耕耘之下,文明之花开遍丽水大花园。身边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道德榜样不断拉高整个城市的价值标杆。

丽水持续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宣传,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41人入选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和浙江好人榜,评选市级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20人。第七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德润处州”道德讲堂、未成年人道德文化节……这些平台载体的设立和拓展,更让榜样的力量实现“由点到面”,推动全社会形成道德新风尚。

文化改革奏响实干强音

着眼未来,浙江全面开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丽水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谋划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丽水建设,以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丽水文化,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着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成色品质,承载着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2021年,丽水以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活动为载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

2021年7月,丽水发布全国首个乡村春晚市级地方建设标准《乡村春晚建设规范》,引导“村晚”由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向节日期间常态化开展延伸,由侧重文艺演出活动向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发源丽水的“乡村春晚”已成为国家文化标志。

一年来,丽水创成2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完成215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任务;推出文旅公共服务领域“民生一卡通”;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升格为省政府主办的庆典活动,成为仙都黄帝祭典恢复公祭以来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活动;举办刘基诞辰710周年纪念大会、世界青瓷大会、中国国际茶商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丽水人的共同“精神家园”。

以丽水摄影节为代表的文化品牌,也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迎来新的发展。2021丽水摄影节打通线上线下渠道,首次将所有展览“搬”上互联网云展厅,创新设立“国际摄影丽水榜”、首次举办国际自然环保摄影大赛、万象PHOTO艺术博览会等活动,吸引全世界3.8亿人次观展参与。

一年来,丽水发布《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发展规划(2021-2030)》,加快推进国际数码影像中心、丽水影像数字中心等项目建设,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获批2.5亿元国家专项债扶持,世界摄影大会和国际古典工艺影像中心落户丽水,推动摄影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一座国际摄影名城,正徐徐走来。

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改革发展,热情讴歌伟大时代,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红色浙西南》完成创作,《云霄之上》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浙江电影凤凰奖多个奖项,《畲山黎明》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和艺术表演奖。越剧《绿水青山》等4个项目获省艺术基金扶持,话剧《大樟树下》等20个优秀项目和文艺精品列入市级扶持奖励。4部网络文学作品入选红旗颂·建党百年百部精品榜单。

产业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2021年,丽水相继发布《丽水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丽水市文化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龙庆经典文创示范区建设方案》,以顶层设计引领文化产业改革。

“农文旅”大融合之路,丽水越走越宽广。一年来,全市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73亿元,同比增长9.1%。相继举办第三届瓯江山水诗路研讨会、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暨首届花园乡村主播大会、“非遗购物节·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完成瓯江山水诗路沿线微改造试点项目10个,创建A级景区村150个,“丽水山路”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处州游学”品牌入选2021全国研学旅行十大案例。

文化正在成为这片沃土上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

新使命战鼓催征,新征程风起扬帆。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正以新时代“挺进师”的奋进姿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全面系统落实“八个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求是挺进,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