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气实现零排放、节能六万多吨废水综合使用、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从80%升到95.63%。人均销售额从120万/人提升至310万/人,万元能耗由0.504降至 0.41……近年来,位于松阳县的上上德盛集团不断突破创新,以数字化赋能产销体系改造升级,探索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昨日,走进上上德盛集团的工厂,28岁的刘晗晖正在对新一批出库的不锈钢制品进行检查,只见他手持着扫描仪,扫描出货产品上的二维码,该产品生产日期、批次、规格、品类等生产信息即刻出现。
他自2016年毕业起便进入了上上德盛集团工作,也一步步见证了企业的数字发展之路。“以前都是手工台账录入, 现在都数字化了,一键就可以生成。”刘晗晖感慨道。
上上德胜集团成立于2001年,主要生产不锈钢无缝钢管、焊接管道和管件阀门,2014年上上德盛集团成立了公司内部软件部门进行数字化赋能改造,从生产的原材料一直到成品的检验和入库,上上德盛集团一共研发出了11套数字化系统。
其中的AI EHS智慧安全生产决策系统和落地场景优秀方案入选省级优秀名单,获评浙江省2021年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也是丽水市唯一入选者,上线2年工伤降低了99%,几乎达到零工伤;集团因APS智能高级排程计划系统、MES制造防控防错执行系统、WMS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被国家工信部评为两化融合贯标企业。
“通过我们的驾驶舱可以看到原料仓库、生产进度、生产仓库、销售进度等板块数据,同时方便了一线工人、管理层、顾客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上上德盛集团总裁严冬云向记者讲解道,正是研究透了技术,做精了产品,上上德盛集团成为大国重器工程项目A级供货商,沙特阿美、美孚、巴斯夫等50多家中外知名500强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新冠疫情发生后,上上德盛集团在上海分公司的员工运用新研发的远程系统,配合在松阳的制造工厂,居家办公,实现了订单不减反增。上半年销售订单达到了六个亿,比同期增长了56%,实现了产销两旺。
“上上德盛集团的数字之路如今走到了第九年,而现在面对疫情和市场竞争,我们更要自救奋斗,这是最重要的。”在未来,上上德盛集团将一如既往运用智能制造、数字赋能,把人才战略融入到数字平台里面,并不断完善现有系统,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逆势上扬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