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部门动态
以司法公正绘就共同富裕最靓丽底色
时间:2022-07-26 15: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公平正义是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应有之义,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公平正义靓丽底色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使命。市中院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战略决策,开展兼具司法改革和数字化改革属性的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近日,这项工程获评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配套的数字化改革项目“司法公正在线”应用获评浙江省数字法治好应用。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丽水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我们开展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就是要让司法生态与丽水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相得益彰,通过改变以往较多依赖从法院内部管理、法官办案视角出发推动工作,更多从当事人体验、人民群众感受视角改进工作,通过理念提升、数字赋能、流程重塑,让解纷成本更低、解纷体验更好、裁判兑现更多,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向往。”市中院主要负责人说。

党委领导 聚力让司法公正更可感

“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法院工作的领导,聚力将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作打造成为具有丽水辨识度的金质名片,努力把丽水打造成为司法公正感受高地。”2021年12月9日,市委召开法院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从党委层面部署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作,会上对工作推进提出具体要求。

2022年3月,市委办公室印发《2022年度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人民至上、系统思维、强基导向、数字赋能”原则,对丽水全市各县(市、区)党委、市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分配5大项16小项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作走深走实,让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司法获得感最强成为新时代丽水法治建设的最鲜明标识,更好地服务保障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

自此,丽水全市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强统筹谋划,坚持整体智治,通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健全完善司法公正感受提升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指标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良好态势。

系统推进 努力让司法为民助共富

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联动下,市中院坚持系统观念,紧盯人民群众“打官司”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关键环节,全流程重塑案件质量管控体系,全面提高司法品质,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要求。

2022年3月,松阳玉岩镇矛调中心“共享法庭”调解员叶关良在“共享法庭”指导法官指导下,会同村干部组织纠纷当事人拟定老屋分摊协议,达成调解协议,为一件历时八年之久的老屋权属纠纷圆满画上句号。

叶关良的调解案例仅仅是全市“共享法庭”成功调解的2373件案件之一。市中院充分发挥“共享法庭”原创地先发优势,聚焦管用实用好用易用原则,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坚持构建基层“解纷一件事”工作体系,形成系统综合、智慧高效的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格局,大量纠纷在萌芽阶段被“低成本”“零成本”解决,有效压减群众解纷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

“全市目前设立‘共享法庭’2308个,乡镇(街道)覆盖率100%,青田县祯埠镇党委作为全省5家单位代表之一,在全省‘共享法庭’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杨婷介绍,2021年,全市法院收案较2019年同比下降7.38%。

为让裁判兑现更多,市中院探索构建“司法信用+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信用治理效能、强化执行刚性、规范有序退出,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3月中旬,市中院先“礼”后“兵”执行专项行动邀请“全国十大诚信人物”、81岁再创业用十年时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诚信奶奶”陈金英走进法院,通过130个“共享法庭”为978名被执行人讲述自己践诺守信的故事,教育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活动中,全市法院624件小额标的案件执行到位,共2099.51万元。

市中院还积极探索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联合银保监分局等单位建立“诚信履行贷”合作机制,让司法信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在一揽子政策的激励下,今年1至4月,全市法院自动履行率同比上升6.84个百分点,裁判整体兑现率同比上升13.68个百分点。

此外,市中院聚焦重塑解纷流程,让诉讼体验更好,把群众“打官司”的事项、程序归集为“一件事”,以“案件全生命周期”为核心,重塑程序、流程和场景,开展“立审执破”一件事、人民法庭“一件事”、诉讼调解“一件事”、涉侨纠纷“一件事”、欠薪处置“一件事”等一系列“小切口”改革,让“打官司”的程序更少、用时更短、体验更好。

数字赋能 致力让司法民主全过程

2021年10月,市中院坚持数字赋能,打造“司法公正在线”应用,采用“一案一码一图一指数”,实现全流程全时空线上投诉、建议、评价和反馈,把评判“表决器”交到老百姓手中,在司法领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近日,外地来丽务工人员李大姐通过“司法公正在线”应用,向市中院留言反映情况,她的意见很快得到了反馈。

拿到判决书后,李大姐再次扫码进入“司法公正在线”应用,对法院工作进行评价。她的“意见”和“评价”均通过该应用直达到法院领导的后台管理系统。

当事人提出的意见,专办人员每日查看、3日内统一答复,督察室全覆盖回访,形成了监督的完整闭环,“司法公正在线”应用拓宽了沟通联络渠道,既让群众意见更直达,也让院庭长管理更可视。

该应用综合运用群众评价和案件质效数据,在对每个案件作出司法公正度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主客观评价、内外部评价,动态赋分、事后修正等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法院整体司法公正度、法院部门司法公正度和法官个人司法公正度的评价,并在“驾驶舱”中实时公开晾晒。

据统计,该应用上线8个月以来,共对5.1万案件赋码,收到当事人和律师意见反馈691条、测评4821条,市中院逐项整治反映的司法礼仪不佳、执行沟通不畅等问题,并提出“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十项微举措”,83%的受访者对意见处理表示满意。

“‘司法公正在线’应用也对信访化解工作做了很好的支撑,我们针对人民群众对案件的反馈意见都会开展重点评查,努力让案件审判结果实现法官认为的公正和群众感受的工作相统一,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增强信访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市中院审判管理处副处长李丽杰介绍,应用上线以来,全市法院来信来访同比减少40%、环比减少64%。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开创新业绩。市中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动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走深走实,持续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