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旧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境邻闽东北,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县邑始分于汉晋,州郡迭建于隋唐。处州历史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古迹之盛,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丽博观古·处州遗存”微周刊以图文形式带大家了解丽水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古迹。让我们一起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推动丽水文旅融合发展。
处州廊桥(兰溪桥)
兰溪桥是浙南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坐落于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横跨在松源溪上游支流,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原位于下游电站水库淹没区,1983年按原貌迁建现址。
兰溪桥
桥全长48.13米,面宽5米,净跨36.8米,拱高9.8米。廊屋19间,梁架为明间五架抬梁左右单步用四柱九檩,计20榀。拱坡桥面,卵石墁砌。当心间重檐歇山顶,内施藻井,背水面设神龛。桥两侧鳞叠铺钉三层风雨板。桥两堍设桥台,廊屋两端立面砌筑观音兜式封火墙,引桥设多级石台阶登临,在墙正中辟出拱券门进入桥屋。该桥在结构上除一般木拱桥的木拱架由纵向三折边、五折边和剪刀叉各自与横枋木(牛头)榫接,稳固重心,均衡受力的优点外,又用立柱置于横枋木上,枋木间又有纵向圆木铆接,使拱架与屋架互为交锁,浑然一体,并在拱架与廊屋结合面形成若干个方形的框架基础(俗称“豆腐架”),使木拱架更加稳固。
兰溪桥
兰溪桥是大跨度木拱桥,犹如飞虹架于青山碧水之间,与桥岸飞檐翘角的菇神庙(西洋殿)交相辉映,形成珠联璧合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