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20年久久为功,古堰画乡从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千万工程”引路,万千美丽入画
时间:2023-10-12 09: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在古堰画乡,我带着诗和远方满载而归。”9月29日,正逢“双节”第一天,上海游客“momo”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组古堰画乡的旅游美图,很快收获了无数个点赞。

庙会、大樟树集市等活动密集举办,氤氲的水乡美景交融,古堰画乡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长假期间丽水的“网红”旅游地。据统计,今年“双节”期间,古堰画乡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242.41%。

独具特色的青山秀水和美画卷,一直是古堰画乡闻名全球的剪影:八百里瓯江奔流,把古堰画乡一分为二,“古堰”是北岸有着千年古堰渠、古樟树的碧湖镇堰头村;“画乡”为南岸被巴比松油画流派的艺术气息包围着的大港头镇。千年水韵文化叠加“艺术乡建”的文韵,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诗意。

可是,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脏乱穷”的无名小渔村。

“这条老街原来全是露天粪缸、猪圈,臭味很重。”对于家乡的变化,碧湖镇堰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海勇印象深刻。如今无数游人驻足拍照的古街,当年却是一条污水横流的泥土小道。

转机出现在2005年,堰头村被莲都区列为“千万工程”首批整治村。转变陋习、整治环境、盘活资源!“党员干部带头拆了自家猪牛栏,又带领村民们上山种植茶叶。”叶海勇说,就这样,村里开始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亮化,拆除猪牛栏、简易厕所等200余处,很快,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的‘千万工程’我们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改善群众的生活品质,没想到新村貌引来新产业,新产业带来了新发展。”叶海勇不无感慨地说,“如今的堰头村有民宿、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到现在超过46000元。”

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时代画卷在这里逐渐铺展。堰头村的樟树林,树木参天,绿色盎然,仿佛宫崎骏动画中的世界,众多民宿依水而建,带来了美丽和共富的故事。边上的通济堰有1500多年历史,如今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成了堰头人心中的骄傲。

有放弃了杭州国企工作来到堰头村,盘下清代老宅开起民宿的“新创客”;也有回乡投资700万元开民宿,带动了30多名村民就业的本地乡贤;还有看中当地好山好水好空气,建下了酒厂,用好水酿好酒,年产值达600多万元的“创富故事”……幸福诗意和梦想,在这里发酵繁荣。

与堰头一江之隔的大港头也是古堰画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工程”的20年实践,在这里催生了独具特色的美丽经济。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成批的大港头人投身木材加工产业。然而,粗放型产业的快速发展虽带来了村庄的繁荣,却让农村环境遭到破坏。“千万工程”从整治环境入手,先后关停了150多家木制品加工厂,大港头的乡村面貌迎来了新生。

瓯江帆影,江南水乡,以“美丽”为资源,以艺术创造赋能乡村振兴,大港头树起“画乡”的旗帜。坚持以画为媒、以景为魂、以创为用,丰富“丽水巴比松”文化内涵,古堰画乡带动形成了从油画产业、文创市场、摄影写生到展览展示、教育研学、艺术交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凭借宽松、优越的创业环境,古堰画乡吸引了近500名外来文化创客在此扎根。“小木匠”杨翔军返乡创业,关掉了自家工厂,走上了“退二进三”的发展道路,经营民宿的同时,联合20多位当地的手工艺人组建古堰画乡文创联盟,一起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现在一年的收入突破80万元。辞去教师做手工布艺的“铁娘子”雷雅莉、一边开餐厅一边开画廊的古堰画乡博兰艺术馆馆长厉武军……越来越多文旅艺从业者在画乡创业和生活。

在“艺术乡建”这一背景下,艺术画乡、文旅画乡、生活画乡逐步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家门口的文旅产业当中,实现了100%就业。在景区入口处,51岁的方爱伟如今守着自己十几平方米的副食品小店,每年就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不用去打工也不用种地,就坐在店里和街坊聊聊天,这日子,以前哪敢想啊。”

从“提升乡村风貌美”到“助推乡村产业美”,再到“展现乡村艺术美”,“万千美丽”带来了古堰画乡的“万千气象”,如今的古堰画乡,正在不断“推崇乡村风尚美”,“实现乡村生活美”。

“双节”期间,51岁的河边村党员方夏梅每天都会来到大港头党建美术馆里,义务为游客们讲解,一个个丰满鲜活的革命故事,在她饱含深情的讲述中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古堰画乡作为“寻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精品现场教学点,她还结合自身的所见、所想、所行,自豪地向市民游客详细讲述古堰画乡从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的蝶变历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家乡正是青山藏金,山水入画。”方夏梅自豪地说。

“千万工程”塑形铸魂,古堰画乡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梦想照进现实,千年古堰文化在这里传承,村庄文化精神内核在这里重塑,特色共富产业在这里壮大。目前,古堰画乡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中国最美乡愁艺术小镇等“国字号”荣誉,昔日寂寂无闻“小渔村”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