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5419H/2023-43936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3-10-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九三学社市委会:
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318号提案《以国家公园生态极 打造“红绿金”融合的国家样板》收悉。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国家公园就是尊重自然”论述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牢牢抓住生态的最大优势,打响“生态牌”、畅通“富民路”,把国家公园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是探索“红绿金”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现就您提出的三点建议,具体答复如下:
(一)着力打造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是丽水牢筑“华东生态屏障”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以来,丽水以百山祖国家公园为核心,深挖全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创新之路。一是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生物多样性治理,编制《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丽水市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前瞻性规划,发布《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办法》《丽水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定导则》《生物多样性公众科普示范区建设和评价》等标准规范,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科学制定精准把握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主体,将百山祖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作为12个重要生物栖息地之一。2019年以来,我市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50余家高校院所约1200人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发现了包括百山祖角蟾、瓯江小鳔鮈、百山祖多足摇蚊等20种全球新物种和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三是深度挖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价值。充分发挥丽水生物多样性品牌效应,擦亮“华东生物王国”金名片,连续举办4届丽水市鸟类观察邀请赛,在全省率先发布“十佳观鸟点”,着力打造集科普研学、文创产品研发、课程开发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体验产业链条。
(二)着力打造丽水第一生态品牌。国家公园具有全球价值和国际象征意义,国民认可度高,天生拥有强大的品牌力量。国家公园创建以来,丽水将百山祖国家公园作为丽水走向世界最好的品牌载体,通过品牌塑造,让全国乃至世界因百山祖国家公园而认识丽水、走进丽水。一是发布品牌发展专项规划。委托广州英扬传奇团队编制国家公园品牌发展规划,提炼出“云端上的东方原始秘境”定位,全力打造“百山祖国家公园”丽水第一区域公共品牌。目前,《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品牌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发布。二是开展品牌建设与运营。由市国资委牵头,注册“浙江百山祖公园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百山祖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周边特色村落集群等一些联动发展项目建设和经营;负责百山祖国家公园品牌注册、宣传、运营。目前,该公司已实现实体化运营;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子公司均已完成工商注册。
(三)着力打造“红绿金”融合发展示范。丽水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革命遗址资源,现存革命遗址数等均位居全省第一。我们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优势”,探索“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之路。一是在守好红色根脉上争先示范。成立浙西南红色文化研究会,连续5年举办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编著《红色浙西南》等红色读物80多本,率先开发革命遗址数字智慧应用“红立方”,实现全市533处所有革命遗址串珠成链,成功打造103条红色研学线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成为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二是在抢抓战略机遇上争先示范。建立要素争取常态化推进机制,先后三次召开市级层面革命老区要素争取推进会,两次召开“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专题研讨会,系统谋划跑部进厅对接争取事项,争取国家和省里最大支持。抢抓革命老区现场会办会契机,成功邀请国家部委、央企国企等重要嘉宾来丽参会,会后第一时间举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暨双招双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及时转化现场会成果,7个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协议、89个重大项目在会上签约,投资总额达1205.29亿元。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丽水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文件40项,各类平台20个,重大项目442个、中央资金2.8亿元。同时,成功争取省级层面发布《关于新时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9个“一县一策”若干意见、35个厅局专项政策文件,并针对丽水出台全省首个“一产一策”意见。三是在打造共富样板上争先示范。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丽水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崭新定位,我们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契机,大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其中,百山祖国家公园范围内已形成4个中央试点村、2个市级建设村和20个县级建设村的联建格局,实现“红绿融合”到“红绿生金”的精彩蝶变。2022年,全市百个红色美丽村庄的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6.7%,带动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2.5%。
(一)制度先行夯实生态根基。一是探索全国唯一的试验检验机制。成功争取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在全国首家形成“两报告一方案”(国家公园科学考察和符合性认定报告、国家公园设立方案、设立国家公园影响评估报告)研究成果,为完善《国家公园设立标准》提供了重要试验成果。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和《百山祖国家公园“三员管护”制度(试行)》,全力构建科学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司法联合机制,出台《关于服务保障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意见》,从司法办案、专项监督、协作联动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领域的地方性立法,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领域。
(二)规划赋能引领联动发展。一是以“两山”转化实践试点赋能生态特区打造。探索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布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全域联动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保护控制区+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区”全域联动发展空间格局。开展优势空间的识别利用,对自然资源禀赋好、支撑设施条件好、政策支持的区域进行重点研究,探索以营地细胞为基本单元、公共社区为特区节点,构建支撑生态特区“两山”转化的空间布局。二是开展国家公园产业准入与布局研究。印发实施《百山祖国家公园绿色发展和特许经营专项规划》,分限制类、禁止类研究制定了百山祖国家公园产业准入清单。在国家公园范围内,划定了产业禁止发展区、资源适度利用区;在国家公园范围外,划定了产业集聚发展区、产业联动发展区;并明确从建立产业准入指标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加强项目审批管理等方面开展产业准入管理。三是系统开展社区发展策划研究。编制《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社区发展策划研究》《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及周边村落提升专项规划》,按照轻建设、重运营的理念,植入国家公园科普教育、自然体验等内容,运营好国家公园周边社区、村庄,打造具有百山祖国家公园元素的特色村落。
(三)“问海借力”推动开发经营。一是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紧紧抓住山海协作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争取、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与结对兄弟市县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2022年,全市签订各领域专题合作协议199个;新签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96个,续建项目274个,实现到位资金307.8亿元。其中,龙泉、庆元、景宁3个县(市)分别新签产业合作项目19个、17个、28个,实现到位资金28.28亿元、13.8亿元、24.76亿元。二是积极谋划“新型飞地”。在“飞出去”的同时,积极探索“飞进来”,如宁波甬港现代科技园在丽水开发区设立的“飞地”孵化器-甬莲制造产业园。同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社区发展策划上,谋划提出了打造“生态飞地、文化飞地”理念,探索以生态产业为导向,利用村级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国家公园周边有条件的村落建设生态产业园,通过实施“双招双引”战略工程,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共享国家公园生态资源,共建国家公园运营服务单元。
(一)强化互联互通。全面加强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候选区的联动,在现状龙浦高速(浙江段)、丽龙高速、温丽高速等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义龙庆高速、G638国道青田至庆元段(庆景青公路)、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等通道。其中,义龙庆高速计划“十四五”内开工建设,建成后庆元县将从浙江公路网的“神经末梢”转变为浙江至福建的“中转站”,对联通福建省南平市,连接武夷山起重要作用;庆景青公路将实现庆元、景宁、青田等多地景区串珠成链,向东连接G330,通达温州,对连接南北麂列岛起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对接争取杭广大通道、温武吉铁路,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温武吉铁路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云和、景宁、泰顺、文成不通铁路的现状,并进一步联通百山祖国家公园、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候选区。
(二)强化品牌联动。全面推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品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积极谋划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国字号”品牌统领“山”字系品牌、景宁600等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品牌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明确提出建立百山祖公家公园品牌认证与授权(建立“百山祖国家公园”品牌标准体系、发放“百山祖国家公园”品牌认证证书)、全程溯源监管等品牌融合发展路径。强化宣传与推介,专题制作《出发吧!去丽水》之百山祖国家公园纪录片,并在浙江国际频道ZTV WORLD《发现浙江》及中国蓝国际融媒矩阵全球首播,覆盖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国,让世界感受到丽水绿水青山的美好,宣传提升百山祖国家公园全球知名度。举办“问海借力 共创未来—丽水“两山”实践成果上海推介周活动,系统宣传推介百山祖国家公园和“山”字系品牌,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带领受众走进丽水品牌。
(三)强化生态富民。大力推进“国家公园+”创新实践,立体构建“保护控制区+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区”三区全域联动发展格局,依托国家公园顶级生态IP,放大毗邻乡镇文化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养殖种植、乡村民宿、特色旅游、森林康养等多形式产业。比如,近年来,龙泉市三乡镇引进5家社会资本,投资额达3.86亿元;新发展和培育提升茶园480亩,先后研发制作销售岩茶、黑茶等茶叶品种,新增年产值1100万元;新增农家乐民宿15家,床位444个,餐位760个。景宁毛垟乡大胆培育苔藓产业,植入红色文化,精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了红色旅游与苔藓产业的良性互动,成功走出一条“红绿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富民增收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创新出台《丽水市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百山祖国家公园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质押贷款贴息办法(试行)》等政策,充分发挥地役权补偿收益的倍数效益,可盘活资产近6亿元。截止2022年底,林地地役权补偿收益质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10967万元;贷款余额6925万元,比年初增加4506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全力争取成功设立国家公园,围绕打造标杆型国家公园样板的总体目标,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
(一)规划引领构建“跨山统筹”新格局。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绿色引擎作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等部门将全面强化“跨山统筹”理念,以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思维,着力打破龙泉、庆元、景宁三地行政边界。强化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规划协同,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统筹资源开发、设施配套、交通建设,优化资源要素的集约配置和产业集聚发展,聚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生态增长极。
(二)项目牵引构筑联动发展新局面。加快推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园区及周边村落提升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以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项目为重点,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并推动落地。协同温州、南平等城市,积极谋划和推动环百山祖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候选区高铁环线,建设通山达海的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旅游带,共筑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大走廊。深入挖掘香菇文化、青瓷文化、宝剑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等资源,探索建设一批国家公园特色镇和村落,推进传统村落保留与活化利用。谋划建设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群、中共浙西南特委村庄改造提升、践行“八八战略”现场教学基地(惠明问茶馆)等一批百山祖国家公园“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标志性项目,探索开展特许经营、国家公园森林碳汇交易,让社会公众享受到国家公园优质生态产品及生态增值红利。
(三)基于自然理念构建开发保护新模式。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建立健全协调推进生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体制机制。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系统推进环国家公园古村落改造提升、路网等建设,打造以营地细胞为基本单元、公共社区为特区节点,构建支撑生态特区“两山”转化的空间布局。全面推行国家公园“三员”管护制度、护林联防联控机制和司法联动依法治园机制的改革创新,制定和完善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标准体系,通过科学准入和严格管控,在保护优先、集约节约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空间的价值转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国家公园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市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联系人:赖方军(生态经济处)
联系电话:2091052 传真:2091088
邮编:323000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