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一、基本情况
2023年,我市粮食生产任务播种面积110.4万亩、总产量8.26亿斤;油料作物生产任务播种面积8.86万亩、总产量0.23亿斤。根据业务线调查数据,截止当前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5.79万亩,完成任务104.88%,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7.41万亩,完成103.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01万亩,完成101.69%,我市已完成全年粮油播种面积任务。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对标对表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1. 做优存量,打造现代化良田。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措施,提升耕地土壤质量;布置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监测,推进肥药项目实施,加快肥药减量技术推广应用,预计提升措施覆盖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105%。
2. 做好增量,加大人财物投入。重点推进高标田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截至8月底,今年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已建成2.73万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各渠道财政资金亩均投入达3000元;各县(市、区)均已建立管护制度,2021年之前项目均已按规定完成上图入库。支持种业发展,在遂昌县石练、蕉川等区域开展绿色农田改造面积0.5万余亩,提升主要作物良繁基地。
3.监控变量,强化全链条管控。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健全耕地质量监测。指导各地编制详细采样计划,建立考核、督查机制推进三普工作,加强对各县的督查,定时通报三普工作进度,对进度慢的县(市)进行约谈,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加强督查指导,全力推进土壤采样和检测工作。当前长期定位监测点为29个,超过10万亩一个监测点的布点要求,并建立监测体系每年采样和维护;逐步扩大培肥改良面积,争取省部级项目3个,资金1400万元;稳固耕肥干部体系建设,对耕地质量建设(有机肥和配方肥推广,取土测土等)开展月调度。
(二)保质保量完成粮油考核任务
1.以更高的站位,全面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4月19日印发《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等6部门关于做好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丽农发〔2023〕30号),下达全年粮油生产任务,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精神,等粮油生产、储备和物资储备等保供指标。3月22日印发《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局领导包县指导督促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丽农发〔2023〕16号),建立联动机制和联络制度,督促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做好生产指导服务。
2.以更实的举措,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6月9日,全市召开粮油生产工作部署会,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粮油站长参加会议,分享交流各地生产政策,协调优化各地种粮补贴政策;强调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制度,动员全年粮油生产,推动政策落实。
确保中央、省级种粮补贴发放规范精准,4月份已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中央一次性种粮补贴1145.2万元;多地粮食规模补贴进行省补政策的配套,达到每亩200元以上,同时遂昌、莲都、龙泉等地设置1-10万元的大户规模种植奖励政策;同时对油料作物生产配套补贴政策,激发大户种植油料作物积极性,如龙泉对油菜规模生产50(含)—100亩给予150元/亩补助。
3.以更优的服务,加快推动粮食生产示范创新。6月5日,印发《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的通知》(丽农发〔2023〕68号),全市共建省级水稻千亩示范片30个、旱粮百亩示范方22个、水稻百亩攻关方1个,争取省级资金393.3万元;今年气象条件总体优于去年,早晚稻单产小幅上涨约2%;小麦单产提升0.93%;各乡镇街道配备农技推广人员,共471人;全市配备植保专业技术人员21个,积极控制病虫害危害率;高素质农民培训有序开展,当前进度已达到110%;各县(市、区)下达省、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提升粮油合作社数量,稳步提升小散户服务。
4.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对开展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和水稻机插秧等社会化服务予以补助,规范实施中央、省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鼓励地方出台政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重点机具购置补贴比例;开展钵苗抛秧技术和“插喷同步”封闭控草装备及技术应用,补齐生产短板;完成水稻机插面积任务,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举办2次全市性现场推进活动,2个县完成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制定机收减损措施,在松阳县开展麦收机收减损大比武,并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正常作业条件下平均机收损失率达到现行作业质量标准。
(三)落细落实种业振兴任务
在景宁、龙泉、莲都、遂昌等县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建立示范点4个;落实200万元资金在龙泉市建立种质资源库1个;由市农林科院承担,已开展大豆、水稻区域试验;在遂昌落实杂交制种补助政策,杂交制种面积预计增加0.7万亩;有序推进种子储备,预计12月底所有种子均能入库,目前油菜种子已经入库;开展种子市场监督管理,当前种子抽查均合格。
三、存在问题
1.油菜生产面积不足,单产降低。2023年,我市油菜下达任务面积较2022年增加60.4%,对于我市山区条件难度巨大;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遭遇罕见干旱、低温等持续极端天气,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6%,9-10月龙泉、庆元等地降水量几乎为零,给油菜种植带来极大困难。当前,油菜生产面积未达到省下达面积,已通过补种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完成油料播种总面积。因2022年冬种干旱、低温等情况,造成部分田块油菜绝收、低产,油菜单产117kg/亩,降低2.56%,扣分0.25。
2.农机化政策有待健全。在农机服务中心建设中,设立资金和用地保障支持政策措施;采取措施加快补齐集中育秧(苗)、水稻机插、低温烘干、恒温贮藏等设施装备短板。有政策出台,无实际补助资金支出,有扣分风险。
3.“一票否优”情况。油菜面积种植不足情况会导致“一票否优”。近10年来,市级党委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我市为考核良好市,其中2018年、2020年、2021年考核分别排名全省第4、第4和第5。
四、下步工作
1.及时、规范兑付规模种粮、一次性种粮补贴等粮食生产各项补贴,确保政策激励作用持续;
2.做好夏秋粮和花生芝麻等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3.有序推进种子储备,确保年底前完成种子储备工作;
4.继续推进粮油作物机械化,提高收获和烘干服务率,全力完成机收减损工作,推进完成高标田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