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卫生健康委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MB1960337R/2023-44214 文号 丽卫〔2023〕107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3-07-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23 10:19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巫智强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91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改善乡村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提高基层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建议》已收悉,我委综合市委编办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一)合理设置村卫生室。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按照“20分钟服务圈”要求规划设置村卫生室。农村地区重点加强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偏远山区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定时、定点、定人”方式的巡回服务。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可以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也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或个体举办,经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后设立。

(二)实施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项目。以省民生实事为契机,强化公益性、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为建设原则,重点建设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无村卫生室的空白点,改造建设不规范村级医疗机构,提高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比例,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2021-2023年我市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00个,其中遂昌县共完成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

(三)完善乡村医疗机构设施配置。参照《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综合性医院重点设备配置和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设备配置建议清单的通知》(浙卫发〔2023〕12号)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配置,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一是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已配备制氧机,各村卫生室已配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2台及以上。二是为人口密集重点村卫生室配置体外除颤仪器(AED)。为进一步提升大健康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人口密集重点村卫生室配置体外除颤仪器(AED) 200台”被列为2023 年全市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2023年为全市人口密集重点村卫生室配置体外除颤器(AED)205台,并要求设备所在村(点位)5名人员进行应急救护员(或CPR+AED)取证培训,并实行一名管理员管理制度。三是实施村卫生室智慧医保互联互通覆盖工程,并建立长效运营机制,更加便捷地解决“小病不出村”场景下基层群众看病报销问题。

(四)开展丽水市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丽水市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精准链接”原则,旨在建立并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胸痛救治单元为网点、胸痛中心为主体支撑的具有丽水特色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并根据胸痛规范化诊治流程,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急性胸痛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培训,推进区域内不同级别、不同救治能力医疗机构间的协同,促进胸痛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有效、连续的救治。市卫生健康委于2023年7月19日在市中心医院举办丽水市千县工程胸痛中心推进项目启动会暨胸痛救治单元培训会,邀请专家对胸痛救治单元进行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胸痛单元建设与基层慢病管理,健康素养工作有效结合,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对于高危胸痛患者的早期发现、诊断、救治、转运能力,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实现救治零死角,提升整体胸痛患者救治的水平。

(五)加强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我市从2009年起开展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项目,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农村基层定向培养一批适宜的卫生人才。截止2022年底,全市累计面向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定向培养专科1025人、本科559人。历届毕业定向生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得住、用得上”的业务骨干,选拔培养优秀的定向生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等职务,定向培养成为我市基层引进和培养卫生人才的主要途径。二是基层卫技人员培训。2021年以来组织实施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生临床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开展全科医生模块化培训,提升县域医共体基层人才岗位胜任能力,1086人完成线上培训课程,167名基层骨干医生参加临床能力提升实践技能培训。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通过全科(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转岗培训培养全科医生70人。截止2022年底,全市注册全科(助理全科)医生1592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6.33人,居全省前列。联合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连续两年举办全市基层全科医生全科技能竞赛,5名基层全科医生获得“丽水金蓝领”称号,6名基层全科医生被授予“丽水市技术能手”。三是实施“县招乡管村用”的乡村卫生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出台“县招乡管村用”乡村卫生人才引育留用政策,青田县出台了《青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试行)》,采取“编制保障+派驻+轮岗”的方式,解决偏远山区村卫生室“进人留人”难的“有室无人”问题。通过增加两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报备员额编制的方式,成立“县域网底卫生人才池”,留用20名村卫生室和6名巡回诊疗专业技术岗位,定向用于政府举办村卫生室和巡回诊疗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明确“报备员额”人员的招聘招录、职称晋升、交流调动、待遇保障等机制参照属地乡镇卫生院同类人员管理。2021年6名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招录到位;2022年安排15个名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考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已经有8名医务人员招聘到位。我市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核定有既定标准。截至2022年底,全市149家乡镇卫生院共核定事业编制2685名,实有在编人员2312人,空编率约为13.89%。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机构仍保持13.89%的空编率,编制部门意见暂不作调整。全市857家村级医疗机构,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有747家,其中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有629家,占比84.2%。遂昌县96家村级医疗机构中,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有87家,其中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有87家,占比100%。

(六)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聚焦“人人拥有一份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有序推进省统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2023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IS应通尽通,省统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使用,“数字家医”家庭医生入驻率达70%以上,基于“浙里办”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70%以上。推进基层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应用。推进老年慢病数字健康新服务,深化“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场景应用。探索建立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远程门诊服务体系,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远程门诊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云诊室”,采用远程医疗信息技术助力基层疑难专科疾病的诊疗,为辖区内的偏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技术支撑,缓解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医务人员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广景宁基层健康云诊室和龙泉“浙丽乡村好医”试点经验。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夯实基层服务“网底”。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医疗设备、卫生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结对帮扶、专家下沉、技术指导,持续强化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

感谢您对基层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徐柳冰(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处)

联系电话:2091289        传真:2091288

邮编:323000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