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笃定“变不可能为可能”,聚焦解决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问题——老区共富,丽水争先
时间:2023-12-19 09: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红色热土,精神常青,跨越振兴。

一年来,地处浙西南革命老区的丽水积蓄求是挺进精神力量,全力推进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创建,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实质转化为逐梦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在主题教育中传承弘扬革命精神,迈出了老区振兴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新步伐。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4,呈进一步缩小态势,倍差值为近20年来最低。丽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一。

山大、地广,交通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瓶颈。

一年来,围绕缩小地区差距,丽水大干交通、大抓投资。

2023年元旦过后上班首日,市委就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推进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开展新一轮综合交通攻坚大会战。

一年来,丽水机场、衢丽铁路等骨干项目建设全力加速,杭丽高铁、义龙庆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有力推动,景文高速公路年初如期建成。

12月12日,承载着丽水人民早日实现“航空梦”的丽水机场,跑道工程正式施工。而经过一年来的全速建设,机场土石方工程(一阶段)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航站区22个单体建筑完成结顶,航站楼内各功能区已初具雏形,总体形象进度超过了85%。

同时,事关丽水西进东出,串联遂昌、松阳、莲都三地的“金腰带”重点项目,衢丽铁路工程也快马加鞭,全速推进。截至11月20日,衢丽铁路一期项目(松阳至丽水段)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3.1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109.4%,衢丽铁路二期项目(衢州至松阳段)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5.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78.3%。

岁末年初,“海陆空”重点交通项目捷报频传。12月上旬,丽水港青田港区温溪作业区(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专家审查,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两个多月前,瓯江航道船寮至温溪段正式通航,这让丽水江海联运迈入了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崭新时代,也必将为山区跨越发展、推动共富增添新动能。

交通的改善,时空距离的改变,成为投资者关注丽水、钟情丽水的“最大价码”。

11月4日,“之江同心”浙商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活动在丽水举办,600多名知名浙商代表齐聚丽水,用新的目光观察丽水,也再次认识了富有活力和潜力的新丽水。在这次活动中,浙商大咖与全省26个山区县签订了25个投资项目,丽水占了11个,总投资额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68%。

来“浙丽”,当主角。11月初,在第十二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暨人才科技赋能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上,《丽水投资指南》正式发布。依据投资指南,新组建的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正式启动,其规模达20亿元,落地后将为丽水打造特色半导体“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如果说成功挺进半导体产业,为丽水打开了变道超车跨越发展的新赛道,那么利用生态优势,发力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气候投融资改革,则为丽水生态富民惠民增添了新动力。

今年3月,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进会在丽水顺利举行,中国能建庆元风光储共同富裕示范项目(百花岩风电)、华润青田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品生产基地、国电电力龙泉湖羊羊舍基地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4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超75亿元。同时,银行机构为景宁、缙云和松阳三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授信108亿元。

昔日红色高地,今天投资热土。今年1至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交通水利和能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5.1%、50.0%、39.0%。

缩小区域差距,关键在大投入、大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则需要更大力度地推动乡村振兴和富民强村。

市委高规格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出台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意见,启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林业改革推进林区共富等“国字号”改革试点,深化“千万工程”,推动“山”字系品牌产业加速发展,“数字乡村”助力共富加速前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在丽水乡村亮点频现。通过党建联建、跨山统筹,丽水有效对接村企两端供需,推进丽水“共富工坊”建设,目前已建成工坊837家,带动6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今年5月底,全省首个“共富工坊”管理规范——《丽水山坊(共富工坊)管理规范》发布,通过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共富新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市各地各显神通,将美丽环境打造为美丽经济、美丽产业,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青田县海口镇,依山傍水,水力资源丰富,早年建成的小水电站小且多,管理混乱,于是当地通过收购电站,用水电利润提升村集体收入。此外,还规划了1000亩山地发展光伏产业,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深挖生态资源,海口镇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

遂昌县北界镇周村村,地处浙南竹海深处,风景秀丽。近年来,周村村以果蔬产业为抓手,引导村民种植南瓜品种达20多种,并建设农旅文化综合楼项目,构建了“果蔬+”产业体系。今年以来,村集体收入已达7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

在莲都下南山村,42幢古民居成为风景线,花园般的乡村带动了咖啡吧、餐饮、图书馆等衍生业态。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丽水系统谋划“花园乡村”建设、超前谋划“未来乡村”创建。到目前,全市已创成“花园乡村”613个、花园庭院3.43万户。同时,实现省大花园示范县全覆盖,数量居全省第一。

奋进新时代,老区焕新颜。在创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中,丽水奋楫向前,扬帆破浪,勇于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