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全国“四季村晚”之冬季“村晚”(丽水)活动将在我市举办。来自全国20家村晚联盟单位和4个主办城市的代表齐聚丽水古堰画乡,共同见证“村晚回家”这场盛会。
四十三载春华秋实。时光倒转回1981年,随着春节临近,庆元县月山村村民吴绍利和几位同样有着文艺爱好的村民聚在一起,用一副锣鼓、两把二胡、三支笛子,在自己的家里敲起锣鼓,拉响琴弦,唱起民歌。
在音乐的带动下,月山村乡亲们围拢过来,喜庆过节。这场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月山春晚”就此诞生,比中央电视台春晚还早两年。从此以后,自办春晚不仅成了当地的文化盛事,更让丽水成为中国乡村春晚的发源地。
经过43年传承,“月山春晚”成了“中国过年的文化样本”和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品牌,曾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月山村村民自办春晚的故事,还入选了浙江中学语文课本。
乡村春晚的“月山模式”,在丽水大地广泛复制、改良、创新和提升。
从2013年开始,丽水大力推动乡村春晚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全面推广月山春晚经验和做法,启动了乡村文化艺术骨干“四个100”人才培养工程等举措。
丽水率先全国发布实施《乡村春晚建设规范》《乡村春晚演艺指南》等乡村春晚市级地方标准,创建“村晚”示范基地,打造“村晚”精品研学线路,延伸N条特色“村晚”体验线路,有力推动“村晚”可持续发展。
至今,全市已有65%的行政村实现自办“村晚”覆盖,全市每年都有1200余个行政村自办“村晚”。一台台丽水“村晚”,不仅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成了国家文化标识。
2019年,丽水乡村春晚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2021年,“村晚”作为全国推广的三大群众文化品牌项目被写进《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年,“村晚”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标配,我市申报的“乡村春晚建设”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类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今年9月13日,“丽水村晚”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的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类案例。
2022年,丽水在“村晚”的深厚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为实现全民精神富有目标而提出的“文艺赋美”工程,推出了“村晚梦剧场”。
不需搭建舞台,不需华丽灯光,田间地头、村口树下,随时可演,随时可乐的精彩节目,彻底点燃了处州大地乡村文艺星火。
值得一提的是,丽水牵头组建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成立中国乡村春晚研究院,全国共有23省552个县64000多个村参与乡村春晚“百县万村”网络联动。
这也标志着乡村春晚形成了浙江丽水为轴、全国联动、全球逐步参与的中国春节习俗,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浙江样本”“文化密码”“生态引擎”和“打开模式”。
搭载“村晚”发展的东风,丽水“山”字系品牌乘势腾飞。
“村晚”所带来的品牌效应,让藏于深山的“丽水山耕”真正走出山门,架起了偏远山村与消费市场之间的桥梁。
在庆元,每年“村晚”演出当天,月山村都要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方便游客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农户在甜橘柚果园里办起“仓库春晚”,长在树上还没来得及采摘的水果,就被看“村晚”的客户订购一空。
在莲都,春节期间23场精彩的“村晚”共吸引了98600人次观看,其中近一半都是来莲都旅游的外地游客,大幅带动当地乡村土特产销量攀升。
跟随着“村晚”来到遂昌的游客,除了看演出,还能品年味、游周边景点,尝农家菜、体验“丽水山居”山乡民宿。
“春节前夕,短短5天左右我们就收到了100多间预售房间的订单。”遂昌县“上林山舍”经营人濮家栋说,通过“村晚”体验丽水独特年味,成了人们过年的新时尚。
在侨乡青田,“鱼灯舞”“百鸟灯”等特色民俗表演融入各村“村晚”,村民和国际友人共享文化盛宴,共同欢度具有丽水味道的中国年,这也让“丽水山景”成为游客们在朋友圈转发最多的“春节风景”。
“丽水‘村晚’很好看,江南丙察察、华东天路等自驾越野丽水山路很好玩!”既参与了热闹的“村晚”,还过了一把“自驾越野瘾”,衢州自驾露营爱好者彭远飞在丽水首届摇滚昆曲音乐露营节上玩得不亦乐乎。
和彭远飞一样,越来越多的自驾游爱好者开着越野车看“村晚”、看完“村晚”自驾“丽水山路”,以脚步来丈量秀山丽水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
近年来,丽水不断拓展和丰富乡村春晚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推动“乡村春晚”向“乡村村晚”升级转型,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
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丽水探索发展出“村晚+露营”“村晚+A级景区”“村晚+农业”等多元化的“村晚+”IP集群。
各地开辟产业特色乡村春晚728台,建成乡村春晚体验线路10条,主客共享文化旅游“全年旺”,每年实现“春晚红利”15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发起“四季村晚”活动,四川宜宾、云南丽江、江西九江、浙江丽水、广西柳州等五地成为主办城市。
“四季村晚”通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村晚”活动,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村晚”成为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
作为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发起城市之一,丽水持续引领“村晚”转型升级,全域开展“文艺赋美四季村晚”行动。迭代后的“乡村春晚”3.0版本,成了文旅农有机融合新的增长极。
仙侠湖畔微风徐徐,草坪音乐深情款款。今年4月,我市“文艺赋美四季村晚”首场演出——“浪漫仙侠湖萨克斯风五部曲”音乐会在遂昌县湖山乡红星坪村仙侠谷草坪上热闹开启,美妙旋律在绿水青山间回响。
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举行了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癸卯年)通济堰庙会。“放假来景区旅游还体验到了民俗活动,感觉很新鲜、很有意思。”来自上海的游客罗婷不仅欣赏了祭拜祈福仪式,还参与到民俗踩街、沉浸式民俗展演和非遗市集当中,开启了一场民俗文化体验之旅。
与此同时,丽水以“村晚”为主轴连点成线开发“村玩”线路,探索“村晚”与村艺、村碗、村礼、村宿、村集等元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开拓全市1273个景区村乡村旅游市场。
肩负新时代使命的丽水“村晚”,将持续领航成为立足丽水、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展示中国乡村文化魅力的重要品牌,不断拓展和丰富“村晚”品牌内涵和外延,助推文旅深度融合、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