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丽水要闻
“10分钟阅读圈”是个什么圈?
时间:2023-03-14 09:4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源新闻客户端

从家门口出发,步行或骑车10分钟,你会遇到什么?

在莲都,你或许会找到一家城市书吧,也可能遇到一个爱心书屋。10分钟内,你总能找到一本书,坐在一旁的长凳上,享受阅读时光。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莲都的“10分钟阅读圈”,嗅着书香入圈。

微信图片_20230310081438.jpg

提及丽水,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空气清新、风光秀美,其实丽水人爱读书也是出了名的。

“我不抽烟、不喝酒,我就爱读书。”2020年,莲都百岁老人沈祖约被央视新闻、人民网关注,火爆全网,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598.8万,被网友称赞“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榜样。

同年7月,丽水有位叫朱贞元的84岁老人,从乡下转了两趟车,又因不熟悉路线在炎炎烈日下步行了40分钟,只为去图书馆借书。而市图书馆则是在闭馆日为他一人开馆。这个暖心故事登上人民日报微信后,迅速引发全网关注。

640.png

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比如,戒烟25年,把买烟钱变买书钱,结果“不小心”在家里开出图书馆的陈国生;瘫痪在床,却在15平米的小房间里堆起2000多本书的虞永亮……

丽水人爱读书,也在莲都区图书馆里得到了佐证。“想看书,周末都得早点来,不然就没位置。”

书香是世间最美的味道。在全民阅读的巨大需求面前,曾经屈指可数的阅读点位,使得莲都区原有的公共图书资源,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新需求。

“10分钟阅读圈”,在呼吁声中逐渐成型。

如今,朱贞元老人的生活因“10分钟阅读圈”悄然发生变化。

而爱读书的市民,出门步行10分钟,就可能找到一个爱心书屋,拿起手机扫一扫,就可借阅到心怡的书籍。也可能找到一家小而美的城市书房,尽情享受轻松、便捷的公共阅读。

其实,为了将阅读服务延伸到市民家门口,让阅读能够“触手可达”,莲都区很早便开始琢磨其中的“门道”。

2017年,莲都区建成第一代爱心书屋共36个,书源主要来自市民捐献。2018年,莲都又推出第二代智慧型“爱心书屋”,有效解决了图书遗失困扰,但还未实现与图书馆通借通还。2021年,莲都推出第三代智能型“莲悦读爱心书屋”,并出台了全国首个《爱心书屋建设和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微信图片_20230310095803.jpg

对于莲都市民来说,“爱心书屋”已不是新鲜事物。它其实是个智慧阅读亭,分布在小区、景区、校园、商场,甚至在公交车站旁。市民只需通过手机扫码,输入相关信息,“砰”的一声,书箱门就开了。

数据显示,莲都区已建成176个莲悦读爱心书屋。在城区,平均半径1公里内就有1到3个爱心书屋,公共阅读服务半径已从城区扩大到莲都全区1502平方公里,基本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10分钟阅读服务圈”,实现文化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爱心书屋上的标语这样写着:让每个人在每个角落都能读到好书。

“10分钟阅读圈”如同书香城市建设中的一条条“毛细血管”,支撑起全民阅读的骨架,市民享受到了触手可及的文化幸福感。

覆盖面加速推进的同时,“优服务”也在同步进行。

随借随还、通借通还,早已成为标准配置。从“你有什么我看什么”到“我想看什么你就有什么”,借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让这种双向奔赴成为可能。

微信图片_20230310100543.jpg

爱心书屋还挺“聪明”,它通过智能分析书屋借阅情况、馆藏量、读者构成、分布情况等,协助图书馆精准科学决策图书采购,以及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更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智能图书馆”。

除了爱心书屋,其他惠民文化服务也在推进中。目前,莲都区还有莲都区图书馆,4家城市书房,30个分馆,45个流通点,25个社区书房,38个民宿书吧,每年开展送书、送展览、送讲座下乡,基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图书服务全覆盖。

一座座爱心书屋、城市书房,让阅读空间触手可及,也为这座文明城市增添缕缕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