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664458R/2023-41246 | 文号 | 丽农发〔2023〕26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3-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植保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更好地为全市粮食生产保驾护航,根据《2023 年浙江省“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浙农专发〔2023〕 5号)精神,我局制定了《2023年丽水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举措,抓好落实。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7日
2023年丽水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
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是实现粮食稳产丰收的关键举措,为组织做好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工作,防止重大病虫蔓延为害,减少作物产量损失,推进农药科学减量施用,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 思路目标
1.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和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有关要求, 把“虫口夺粮”作为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聚焦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关键技术节点,强化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主体培育,融合推进绿色防控,切实提高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提升病虫害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大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2. 行动目标。通过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力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规范提质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0个,开展水稻统防统治整建制镇(乡、街道)9个,主要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创建省级农作物绿色防控(农药定额制)示范区16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5%;保持农药使用零增长。
二、重点任务
1. 强基固本,完善病虫监测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强化病虫监测设施建设,提升预警能力,为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支撑。莲都区、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要按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和人员力量配备,充分发挥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区域站和省级智能监测站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其余5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点要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完善病虫测报体系建设。莲都、遂昌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监测点,要完善高空诱虫灯、性诱点设置,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严格落实重大病虫调查监测、信息报送、专家会商和情报发布制度,各地病虫情报要及时推送至植保服务组织、规模种粮主体和农资经营主体。
2. 奖补结合,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进一步巩固拓展中央环保督察成果,完善“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主体、专业服务”机制,推广统防统治整建制推进模式,建立水稻整建制统防统治镇(乡、街道)9个。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出台奖补政策,扶持和培育社会化植保服务组织,对已认定的各级示范性植保服务组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规范提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植保服务组织和规模主体清单化、数字化管理,组织主体开展统防统治数字化台账建设。各地要对植保服务组织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建设一支专业应急防治队伍,提高突发病虫害应急处置能力。
3. 示范带动,推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持续开展省级绿色防控(农药定额)示范区创建行动,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成化的要求,创建主要农作物省级绿色防控(农药定额)示范区16个,力争组织申报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1个。各地要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经费投入,按片区建立不同规模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方,示范推广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形成适宜本区域可操作、易复制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面积调查和覆盖率测算,逐步形成科学的测算方法和依据。
4. 培训指导,促进关键技术落地。持续推进科学用药大培训活动,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全年开展技术培训17期次,培训人员1300人次。抓住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组织统防统治服务主体、规模种粮大户、“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和乡镇农技人员等开展水稻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统防统治作业、农药安全使用等重点内容送到农户手中,全面提升广大农户科学安全用药意识水平。
三、防控技术要点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分类指导、区域治理”的总体策略,突出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大力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坚持适期用药、对口用药、安全用药。
1.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控“三虫三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建议在4月中下旬推广翻耕灌水杀蛹,5月上旬设置性诱剂诱杀成虫,狠治一代二化螟,压低发生基数;加强种子消毒处理和移栽带药下田,预防恶苗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苗期杂草可采用移栽前封杀,移栽后茎叶处理的“一封一杀”技术,推广应用播(插)喷同步、机械除草、以水控草等技术;分蘖期和拔节期重点做好白叶枯病(龙泉、庆元、遂昌、青田)、纹枯病、稻飞虱的防控;孕穗期至扬花期穗期重点做好“三虫三病”综合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严防穗期突发成灾。
2.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锈病等。各地要落实草地贪夜蛾性诱点设置和田间监测调查,掌握发生动态,及时指导农户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治早治小,提高防治效果。在成虫迁入高峰期,采取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低龄幼虫盛期,应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等药剂防治。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实施统防统治;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突出抓好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对玉米螟、锈病等“一喷多防”兼治。
3. 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油菜抽薹期做好病虫害调查,重点抓好油菜菌核病和蚜虫防治指导。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关键期做好药剂预防措施,重点保护油菜茎基部,阻断花瓣接触侵染。注意安全科学用药,放蜂区施药前放置告示牌,避免对蜜蜂造成伤害。
4. 果菜茶病虫害绿色防控。在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优势区,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老旧农药,高效精准施药机械替代老旧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开展精准预测预报、精准适期防治、精准对靶施药,提升防控效果。注重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连片种植区域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大户代防代治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减少农药使用量。强化综合施策,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四、保障措施
1. 强化防控责任落实。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等相关规定,层层压实责任。各地要根据作物布局和生育期优化防控方案,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2. 加强植保队伍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精神,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编办《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浙农人发〔2022〕34号)要求,强人员配置,县级植保机构要挂牌定编,乡镇基层要定责定岗定人,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3. 落实防控专项资金。统筹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省级粮食稳产保供资金等涉农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发挥省级财政对山区26 县及重点粮食生产地区扶持资金的引领作用,落实本地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病虫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监测与防治工作。完善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支持政策,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确保病虫防控物资、队伍、政策、技术落实到位。
4. 强化防控指导服务。各地建立健全分片包干机制,根据当地实际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控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防控关键时期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举办现场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开展针对性防治指导。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调度,及时向当地政府报送信息,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情报。
五、工作安排
1. 及早动员部署。3月中旬,组织参加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视频会。3月下旬,组织参加全省夏粮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部署现场会。8月初组织召开全市单季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8月中下旬,组织参加全省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
2. 制定行动方案。4月初,制定印发《2023年丽水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会议精神,细化方案和举措,上下同步贯彻落实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的各项年度任务。
3. 加强信息报送。3-5月对小麦和油菜重大病虫、5-9月对水稻重大病虫、4-9 月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和防控信息实行“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日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4. 加强调研指导。3-10月,结合全市粮食生产工作安排和省“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分组开展重大病虫防控、绿色防控、安全用药等任务落实情况调研。采取日常联系和关键时期现场调查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重大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控进度,推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