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景宁实践新篇章
时间:2024-02-26 09:3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百舸争流、竞相发展。2023年,景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为引领,以落实省《实施方案》为主抓手,深入实施项目推进提速年、招商引资提质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不遗余力破难题、勇争先,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产业兴县蹄疾步稳、城乡融合有力推进、民生改革亮点纷呈、党的建设固本强基,县域经济跃上了新台阶、特色之路迈出了新步伐、“双招双引”取得了新突破、项目攻坚打开了新局面。

实干奋进 奔跑姿态做强生态工业

“新居户型合理,小区环境好,住到县城也方便了很多。”近日,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安置户、原沙湾镇蔡湖垟村的吴启付搬入了景宁县城包凤小区安置点。总投资92亿元的景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景宁历史上最大的单体项目,自项目开工以来,移民安置有序进行,中控楼、地下洞室稳步建设,展现着景宁项目建设的活力。

位于丽景民族工业园的浙江飞科电器有限公司2023年产值突破5亿元,该公司系景宁首个5亿级制造业企业,也是景宁制造业企业量级培育的一个里程碑。“2024年,我们整体的生产规模还要再扩大至少50%,预计将达到年产值8亿元的目标。此外,企业预计将再招聘500余名员工。”浙江飞科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建林表示。

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2024年度“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清单中,亚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精密液体静压主轴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入围,全市仅4个,实现景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该公司2017年入驻景宁民族创业园,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主轴行业处于一线品牌地位,在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抽蓄、飞科、亚姿……都是景宁2023年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关键词。2023年5月,景宁还时隔11年召开生态工业振兴大会,引领畲乡干群以“挑头迎难向险峰”的攀登姿态,绘就生态工业逆势上扬的最美弧度。工业经济指标逆势突围,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丽景园、民族创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20亿元、4亿元,初步扭转工业“靠天吃饭”格局。

生态工业的破局起势是景宁深化实施“特色之路”提优行动的显著成效之一。2022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景宁紧扣重点举措、重点项目、标志性成果“三张清单”抓落地,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省级以上荣誉30项;全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等16项工作列入省级试点;打造“畲乡经理”品牌、“地瓜经济”赋能发展等12项工作获省级最佳实践、示范案例;“特色之路”、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优化山区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等工作获省指导7次批示肯定。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82亿元,同比增长6%,标志着景宁GDP首破百亿大关,提前两年实现历史性跨越。

眼下,“特色之路”提优行动工作正从“20个三年行动”向面上延伸、向基层延伸,持续推动全县各单位定目标、干事业、创成果,促使全县上下聚焦跑道、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切实推动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向纵深发展。

发展突围 放大优势擦亮金字招牌

“在凤凰口中接下的,不是一片普通的叶子,而是畲乡百姓致富的金叶子。”这是景宁青年茶人李云燕所设计的茶叶礼盒图案表达的含义。李云燕是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是景宁茶叶发展大潮中的“茶二代”之一。2023年,她带着团队打造了丽水地区第一个全新概念的无尘、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茶厂。该茶厂将种茶、制茶的经验融入数字化,提高生产加工的精准度,每日可加工鲜叶提升了5倍,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

从“茶叶”到“茶业”,2023年,景宁出台了史上力度最大茶产业专项激励政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从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收回国有化“惠明”系列19件商标,打响“惠明”区域公共品牌;开工建设年产3000吨惠明茶产业项目,是首个农业农村领域的省重大产业项目;地标保护工程零突破,获批筹建惠明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2023年,惠明茶全产业链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27%。茶园年均亩产效益从7131元提高至9035元,增幅近27%,为历年最高。

除惠明茶外,景宁还放大畲药、高山果蔬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引进总投资10.2亿元的浙江五养堂畲药健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畲药谷”,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体旗下明汇康高山果蔬直供基地等项目。2023年以来,累计销售 “景宁600”农产品39.85亿元,溢价超35%。

公主巡游、乐嗨畲迪、非遗潮玩、畲风市集、畲动地带……在景宁畲乡古城,每个周末都有“相约古城,探秘畲乡”的民俗表演,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希望以常态化的民俗活动为契机,以畲族非遗项目、文艺赋美活动常态化输送为纽带,招引落地一批新业态项目,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景宁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畲乡风情旅游也是景宁发展的独特优势。2023年以来,景宁稳步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打造提升“三月三”“POPO崽城市营地”“马仙文化”“那云·天空之城”等文旅IP,推进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畲族风情康养度假综合体、千年山哈宫、畲乡天径(度假区段)、李宝畲王寨等度假区项目建设。创成全市唯一、全省六个的5A级景区城,两度获评省级美丽城镇优秀县。“畲韵撩人,秋醉景宁”之旅作为丽水唯一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域旅游接待游客171万人次,增速28%;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速69.4%,连续8个季度全市第一。景宁获评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首次跻身全国产业类百强县,逐步形成“产城融合、人城融合、景城融合、村景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以人为本 扩优提质促进民生优享

“我的牙齿一直不太好,以前都要去县城才能治,现在在沙湾医院也能看牙了,很方便,医生也很专业。”沙湾镇七里村村民杨火养对沙湾片区医疗中心院区内新增设的口腔科特别满意。2023年10月起,院区每周一、周四都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专业医师轮流坐诊,村民无需到县城就医,就近就能享受到牙科医疗服务。

沙湾院区的变化得益于景宁启动的“1+4+N”基层医疗卫生集成改革。2023年,景宁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将全县原21个“散而小”的基层医疗机构整合为4大片区管理诊疗中心,实行片区内人财物集中统筹调配,实现城乡居民就医看病“一网统筹”。2023年,全县基层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增长26%、均次费用下降37%,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分别提升至91.88%和52.89%以上,“健康浙江”考核四连优,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由浙大一院牵头组团式帮扶,创成省市级县域龙头学科、优势学科6个。建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首个国家级创伤中心,院前急救系统质控考核排名全省前列。

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教育基础生态监测全省第一、教育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三、高考总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位列全市第一……2023年,景宁的教育成绩尤为耀眼。2023年以来,景宁绘制乡村教育“一张图”、织好教育保障“一张网”、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调整优化8所小规模学校,实现全县98%中小学生在县城就读,“一升一降一稳”获省指导批示肯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在《浙里改(基层首创)》刊发,入选《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汇编》,做法获全省推广。“景宁的成功探索表明,科学优化区域学校布局,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

景宁还坚守初心、孜孜前行,连续18年获评省级“平安县”,6500多个日夜安宁,捧回全省平安建设领域最高奖项“二星平安金鼎”;创新“1+X”中心辐散模式,建立“1330”高效治理圈,构筑平安建设综合体,探索走出一条民族山区县社会治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