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0026460671/2024-38087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宣传信息科 |
成文日期 | 2024-0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天上午,丽水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开元素”频现,涵盖“双招双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多领域成果,字字鼓舞人心,句句催人奋进!
过去一年成绩
1、报告原文:坚持以“链长制”牵引产业链发展,推行一链一对策、一业一方案,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强市支柱产业蓄势上扬,形成6个产值超100亿元、4个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3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
报告延伸:去年,丽水经开区发布的《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链长制”产业链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拿出了以“链长制”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策。《方案》以“链长+链主”协同机制为牵引,旨在找准产业转型突破口,大力培育产业增长极。通过实施“产业—科技—人才—政策—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措施,推动资源集聚、政策集成、服务聚焦,实现经开区生态工业五大“链长制”产业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去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第二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中,丽水经开区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关键核心零部件)与杭州市滨江区、杭州市萧山区、台州市玉环市等并列入选,成为全市首批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协同区。丽水经开区作为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核心零部件的集聚地,重点培育打造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链。
2、报告原文:丽水经开区和景宁协同引进总投资120亿元的富乐德半导体产业项目。
报告延伸:富乐德半导体产业项目是丽水第二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总用地约400亩,主要建设12英寸抛光片、传感器等半导体生产线。其中首期建设的12英寸抛光片总投资85亿元,用地224亩,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顺利封顶,计划今年8月竣工。首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360万片12英寸抛光片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2亿元。
3、报告原文: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省海外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零突破。
报告延伸:去年11月,维康药业入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实现经开区这一领域零的突破。维康药业是一家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邀请了多名院士专家教授担任技术研发顾问,与科研院校合作,先后成立了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高企研发中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逐步形成了以中药分散片、中药软胶囊、中药滴丸为主体的产品结构。企业现有科研场地面积5184平方米,科研设备原值超3000万元,拥有发明专利37件(列丽水市制造业前10),先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丽水市政府质量奖”等殊荣。
4、报告原文:丽水经开区企业斩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报告延伸:经开区企业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高温制冷红外探测器获得了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实现了丽水市在全国唯一颠覆性技术专业领域“历史性重大突破”。珏芯微电子是丽水特色半导体“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光电子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入驻丽水半导体芯片产业园之后,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单晶拉制、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成品探测器生产”全链条核心技术100%完全自主可控,顺利通过了国家专业部门的严苛测试和权威认证。
5、报告原文:丽水技师学院正式获批。
报告延伸:2023年12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丽水技师学院。经过3年的筹办建设,丽水技师学院顺利摘筹,跨出了迈向建设“一流技师学院、万人技师学院”的关键一步。丽水技师学院位于丽水经开区,是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工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技工院校。学校总投资6亿元,占地224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000多人。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丽水五大生态产业集群,赋能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设有“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16个专业。
6、报告原文: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报告延伸:2023年5月,在多方协同合作下,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新增了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为本土半导体产业培养青年人才,9月开学已招收第一批学生350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的成立是顺应丽水市产业发展升级、助力丽水筑梦“万亩千亿”的重要举措。经开区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当下正迈向“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迫切需要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7、报告原文:浙西南科创产业园基本建成。
报告延伸:丽水市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位于丽水经开区秀山路与大沅街交叉口,总投资约27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7幢科创办公楼、1幢员工宿舍楼、1幢综合楼及配套设施,项目装配率达60%。作为浙西南科创走廊的核心龙头和标志性建筑,项目建成后,将集聚展示功能区、人才科创飞地、科技企业总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高水平研究院等功能。通过聚焦科创平台建设、科创企业培育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等六链融合,助推丽水经开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8、报告原文:入选“科创中国”省级创新基地2个。
报告延伸:省科协发文公布2023年“科创中国”浙江省级创新基地和省级试点县(市、区)入选名单,共认定4家2023“科创中国”浙江省级创新基地,丽水经开区成功入围,作为一家“国字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丽水经开区全力打造特色半导体、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成为“绿水青山间也能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样板,形成“老区也能搞创新、山区共同富裕更须搞创新”的典型案例。丽水经开区将充分发挥“科创中国”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人才集聚、产业兴旺、绿色发展”的科技服务新格局,进一步筑强人才科创平台承载能级,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9、报告原文:启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四长”协同增值服务等4个营商环境特色做法成为全省最佳实践案例。
报告延伸:去年11月10日,全市首家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丽水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意味着经开区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再次升级,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口子、一揽子”集成服务。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位于丽水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是经开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实现以增值服务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赋能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设置项目、政策、人才、科创、开放、金融、法治、数据等八大基础内容及“经开管家服务专区”、“市场服务专区”、“主导产业服务专区”三个特色专题,梳理共80项“增值化”服务事项,让企业需求通过中心“一个口子”进行受理、流转、督办、反馈,形成大生态、大集成,真正做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去年,丽水经开区代表市本级申报的“四长”协同增值服务体系“无中生有”培育特色半导体产业链,荣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铜奖。丽水经开区着眼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链条、增值化”改革理念创新“(产业链)链长+(研究院)院长+(工匠学校)校长+(金融机构)行长”增值服务体系,“无中生有”培育特色半导体产业链,短短四年落地项目35个,总投资超650亿元,半导体全链条产业纳入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规划,丽水特色半导体产业平台获批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培育平台。
新一年的目标
力争半导体全链条产业产值增长50%。
市县统筹优化“1315”特色产业链布局,以数实融合、延链升链推动合成革、滚动功能部件、汽摩配、木玩等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迈向中高端。
建立招商项目“回头看”机制,定期复盘招商项目到资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流失率,确保招商到位资金258亿元以上,富乐德半导体、吉利热管理等重大制造业项目顺利投产,莲都纳爱斯生态产业综合园、缙云博禧科技、遂昌开利新能源、青田镍基合金新材料、松阳华迪特材、丽水经开区申和传感器等项目开工建设。
建成528国道遂昌新路湾至石练段、国际会展中心。
强化“山区也能搞创新”的自信,深化十大科创开放平台提能升级行动,优化浙西南科创中心“十子连珠”布局,加快创建丽水国家高新区,落地建设浙江大学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企业创新平台40家以上。
坚持将服务链建在产业链上,编制重点产业专属涉企服务事项清单,针对性拓展项目、政策、金融、人才、科创等涉企增值服务。
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健全企业家荣誉激励体系,关注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喊响“企业家是英雄”的口号。
加强联城路湾、桃山—小白岩、碧湖白桥区块产业项目引育。
奋进正当时,扬帆再出发。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丽水经开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始终坚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奋斗实干是推进发展的根本和核心”的理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方法,努力实现“双招双引”再攀新高,产业培育持续创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提高水平,深化改革大步迈进,自身建设不断夯实,继续为推动丽水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