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司法局(市行政复议局) >> 行政复议决定书公开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216W/2024-38094 文号
组配分类 行政复议决定书公开 发布机构 丽水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4-0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张某某不服丽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案
发布时间:2024-02-28 11:50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人民政府

行政复议决定书

                                                                                                                                                                                                                                                                                                                                                                                                                                                                                                                                           〔202358号

                                                                                                                                                                                                                                                                                                                

申请人:张某某。

被申请人:丽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申请人张某某不服被申请人丽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作出的丽公交决字[2023]3311002500190821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简称处罚决定),2023412日申请行政复议本机关依法予以受理现本案已审结。

申请人称:申请人作出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及时全面调查、排除合理怀疑,存在在家再次饮酒的可能,血检结果并不能代表驾驶时的实际水平;且血样提取及检测程序违法,存在抽血时无见证人也未通知家属、血样提取完毕未及时送检、保存条件不合规较多疑点,无法保证血样的同一性及不受污染性,无法作为有效样本,鉴定结果无法成为定案依据;处罚程序严重违法,执法者身份不明、执法过程未出示证件,调查询问时未由两名以上民警负责,未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询问、讯问时未依法启用办案区监控,处罚前未进行告知程序,剥夺了申请人的陈述、申辩权及听证权,取证程序违法,笔录内容与实际不符,其证明力不足;申请人请求依法撤销该处罚决定。

被申请人答复称:2023年2月13日,申请人驾驶车辆与其他车辆相撞;松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接警后在申请人家门口将其查获,并对申请人进行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显示其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120mg/100mL,随后立即将申请人带到松阳县人民医院抽血检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申请人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100mg/100ml,构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申请人供述自己当晚喝了四瓶啤酒且回家后未有其他进食,酒精测试、采血、鉴定等程序均符合相关规定,申请人已签字确认;在执法过程中,全程由身着警服的两名民警在场办案,并在相关的告知中都已表明身份,申请人未提出任何异议,全程有执法记录仪记录,讯问笔录在松阳县公安局办案区讯问室内制作,并有同步录音录像,处罚前告知程序履行到位,处罚程序合法,并无不当;根据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规定,申请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已构成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给予申请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正确,被申请人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持有准驾车型为C1D机动车驾驶证2023年2月13日19时58分许,申请人驾驶浙K843**车辆与同方向行驶的浙K6G1**小型普通客车在松阳古市镇松州路段发生碰撞,造成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松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古市中队民警通过申请人的行车轨迹,于当晚20时39分在申请人家门口将其查获,经询问发现申请人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遂将申请人带到古市中队后于当晚20时54分进行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显示其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为120mg/100mL,随后民警将申请人带到松阳县人民医院抽血检验,并打电话通知申请人的父亲;当晚21时46分抽取血样两管,编号590619****5906****,民警将血样装封(编号A、B)后,由医务人员、申请人、办案民警共同签署血样提取登记表,并由民警和申请人在封存血样的外包装上签字确认,相关过程有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予以视频记录;经松阳县公案局交通警察大队委托丽水市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该鉴定机构于同月14日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称,“……鉴定材料:血样1支,约4mL(试管编号:590619****、检材编号:2023-255-A),外包装完整,抗凝管盛装……五、鉴定意见 委托人所送检血样……中检出乙醇,含量为1.00mg/mL(100mg/100ml)”同日,松阳县公安局对申请人涉嫌危险驾驶案立案侦查;同月15日,经办民警向申请人送达了鉴定意见通知书,申请人签字确认予以签收而未提出异议,并提交了认罪认罚承诺书;同日,民警向申请人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申请人于当日11时57分在告知笔录上签字确认不需要陈述、申辩和听证;同日,松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将案件上报逐层审批后,被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决定吊销申请人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送达处罚决定书;同17日,松阳县公案局以申请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为由,撤销了对申请人的立案决定;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故申请行政复议。

上述事实有接警单、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查获经过、传唤证、讯问笔录、询问笔录、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告知笔录、呼气式酒精测试单、血样提取登记表、涉案照片、强制措施凭证、鉴定委托书、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通知书、行政处罚领导审批表、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告知书、认罪认罚承诺书、撤销案件决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全国公安信息网查询资料、驾驶证及行驶证复印件、违法犯罪记录查询证明、户籍资料、保险单、公安交通管理转递通知书、送达回执、执法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予以证实。

机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第一款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被申请人依法具有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法定职责;本案中,申请人醉酒驾驶机动车事实清楚、证据确实,被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其作出处罚决定,程序合法、依据正确,且内容适当;申请人自称有在家饮酒的可能性,但其接受被申请人调查时既未主张有在家饮酒,又承认回家后未曾进食,故其该主张与事实不符;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抽血采样及送鉴定过程提出较多异议,但被申请人已提供视频资料等证据,证明完整的抽血采样过程以及血样的封装情况,鉴定机构亦确认送检血样“外包装完整”,可以确认所抽取和送检的确系申请人本人血样,申请人的异议缺乏依据;申请人还主张被申请人处罚程序违法,但经核实,被申请人对执法程序已经进行文字及视频记录,被申请人对申请人作出处罚决定前,亦已对其进行事先告知,申请人在告知笔录上也明确表示不需要提出陈述和申辩以及不需要听证,故申请人的相关异议缺乏事实依据;综上,申请人请求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处罚决定,依据不足,本机关不予支持;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决定如下:

维持被申请人丽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于2023年2月15日作出的丽公交决字[2023]3311002500190821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    

如不服本决定,可在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