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长江经济带瓯江干流(市本级段)流域保护及修复工程——丽水市联城水系整治工程是2024年特别国债项目。目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通过审查,并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瓯江干流(市本级段)流域保护及修复工程——丽水市联城水系整治工程》(报批稿),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联城区块是丽水市三江口协同发展区的核心区块,内河现状防洪排涝能力不足,部分河道护岸不满足防冲要求,现状水环境与水利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小安溪堤防建设标准较低,水利基础设施尚未达到中心城市建设标准。为提高联城区块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环境,提升水利工程数字化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水利要素保障,实施本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任务
联城水系整治工程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工程任务为防洪排涝,兼顾改善水环境。
三、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综合治理仁和坑、花街坑、水路坑、周处坑、屡丰河等内河,实施官桥坑整治及小安溪堤防提升工程,新建3.5万㎡调蓄湖1处,修复湿地2处,配套建设数字化提升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疏浚清淤联城水系相关河道,综合提升联城水系防洪排水过流能力,健全区域防洪排涝体系。
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工程等级。
工程等别为Ⅲ等,小安溪堤防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仁和坑、花街坑、水路坑、周处坑、屡丰河5条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官桥坑村庄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其余段仅保护农田的防洪保护区,以护岸为主,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二)建筑物。
工程由河道治理修复工程、小安溪堤防提升工程、数字化提升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四部分建设内容组成。河道治理修复工程主要包括仁和坑治理长度约1.23km,屡丰河治理长度约3.14km,花街坑治理长度约0.9m,水路坑治理长度约3.22km,周处坑治理长度约0.31km,官桥坑治理长度约4.6km,香樟湿地与联城湿地修复2处,屡丰出水闸上游布置3.5万㎡调蓄湖,并配套蓄水堰坝(活动坝)1座,凤鸣堰改建等内容;小安溪堤防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现状堤防(水路坑至屡丰出水闸)提标加固至50年一遇,堤身拼宽、堤脚加固、护堤地整治及小安溪河道清淤等内容;数字化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堤防、闸坝等沿线进行自动化设计,同时提升数字化运行管理水平,增加水雨情测站、流量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等监测、通信和感知设备体系,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内容;管理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小安溪堤防护堤地新建联城水系管理房1处(1080.79㎡),配备移动排涝装备,闸室改造2处,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工程沿线布置2处公共厕所(117.4㎡和76.3㎡)、1处调蓄湖管理房(305.6㎡)、标识标牌及安全照明等内容。
五、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
六、建设用地及移民安置
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共涉及莲都区及8个行政村,分别为武村村、敏河村、路湾村、常宅村、林宅口村、金周村、青岗村、花街村。工程总用地面积约364.11亩,工程不涉及人口搬迁安置和房屋拆迁。
七、工程管理
工程具体建设单位为丽水市港航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丽水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小安溪堤防(含交叉建筑物)运行管理工作;联城街道办事处负责除小安溪堤防以外的调蓄湖与河道(含交叉建筑物)运行管理工作。
八、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工程概算总投资约52318万元,一是工程部分投资31532万元,二是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部分投资20430万元,三是专项部分投资356万元。建设资金除国债资金外,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
现将《长江经济带瓯江干流(市本级段)流域保护及修工程——丽水市联城水系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随文上报,请予审批。
附件:1丽水市水利局关于长江经济带瓯江干流(市本级段)流域保护及修复工程——丽水市丽水市联城水系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行业审查意见
丽水市水利局
2024年3月20日
丽水市水利局关于长江经济带瓯江干流(市本级段)流域保护及修复工程—丽水市联城水系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行业审查意见.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