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以尊重历史、延续传统为出发点,以放眼未来、现代文商旅融合为着眼点,以街区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为亮点,将松阳老街打造成融传统特色与文旅业态为一体的夜间人气景区,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据统计,核心区内各类文旅商户(场馆)共计205家,其中夜间营业的文旅商户占比76.2%,年均游客量达50万以上。
配套保障先行,复活“古”形态。以“控制风貌、提升品质、疏通筋脉、疏导人口、激发活力”为原则,编制《松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直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出台《关于扶持历史文化地段业态的实施意见》,抢救保护地方特色业态。实施街区“插花式整治”、街巷“疏俊行动”、老街“路灯革命”和“数字场景应用”等工程,促进街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打造松阳夜景夜游新名片。
多元供给集聚,复活“古”经济。坚持文化引领、多方参与,打造“松阳故事”旗舰店、山中杂记、茑舍等精品示范项目。吸引清华同衡、乡伴文旅、碧山国际等优秀企业入驻,植入文里“遗产型”酒店、善应见山堂、横街九号旅行·社等点位。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落地“百县千碗”等消费品牌,鼓励本地青年设立屿山空等创意空间,开发沉浸式新体验、CityWalk联动新场景等,持续发挥主客共享的共富效应。
节事活动不断,复活“古”文化。定期举办“松古物语”“老街茶集”“端午有约”等精品市集,结合“过大年”“拜月光”等民俗每年举办夜间文旅消费季活动;推进“文艺星火赋美”工程,非遗馆演绎“每周剧场”、三庙文化交流中心夜演“非遗木偶戏”、全景区展演松阳高腔剧目;10余处场馆常态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精彩诠释人们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