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卫生健康委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2500MB1960337R/2024-42199 文号 丽卫〔2024〕105号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
成文日期 2024-09-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08 11:2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纪建松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76号建议《关于提高医疗服务覆盖面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的建议》收悉,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投集团协同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丽水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将医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和抓手,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化解农村群众“看病难”难题。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打造分级诊疗体系,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1.“山海提升”工程助力山区医疗发展。2021年3月丽水9县(市、区)人民政府、9家县(市、区)级人民医院,与3家省级三甲医院、2家市级三甲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山海提升”工程,围绕“3342+X”模式,聚焦聚力,精准施策,打造“双下沉、两提升”的升级版。市中心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分别对接帮扶莲都区人民医院和云和县人民医院。通过帮扶,目前全市已建成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9个,检验、影像、病理三大共享中心9个,建设36个临床专科,9县(市、区)县域胸痛、卒中、创伤三大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均同比提升,三大常规检验、普放影像检查报告时间同比缩短。

2.城市医联体帮扶成效显现。2017-2023年,经过6年的探索和优化,莲都区城市医联体基本框架已然形成。5家牵头医院与24家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5个网格化的城市医联体,实现莲都区(含开发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布局联通。市直医院共派驻专家10300余人次,开展义诊300余场,医联体内开展业务培训及指导1300余场,接收基层进修人员212人,完成学科共建科室20余个,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117项次,协助开展脑卒中筛查共1万多人次,协助抢救危重病人500多人次,开展手术700余台。2023年莲都区县域就诊率达到94.02%,基层就诊率83.24%,均位列9县(市、区)第一,城市医联体帮扶成效显著。2024年4月,在原有网格基础上,优化了城市医联体网格,组建专科联盟,形成了城市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新模式,同时拓展服务,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完善了双向转诊机制。

3.县域医共体体系逐步成熟。2017年,缙云县启动试点工作,2018年10月全面推开。我市除莲都区外,其他8县(市)成立15家医共体(其中云和县成立了医疗健康集团),覆盖全部16家县级医院和15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运行和经营,县域医共体体系逐步成熟,15家牵头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业务收入均实现稳步增长。成员单位在牵头医院的帮助下,成员单位发展迅速,实现业务快速增长,成员单位门急诊人次数和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长率均高于牵头医院。转诊人次来看,下转人次增长均高于上转人次。实现“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的改革突破。

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我市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医生为主要提供主体,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协议方式与社区居民建立起契约服务关系。以团队的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截止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25.21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达到52.88%,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90.47%,其中老年人签约覆盖率93.09%、高血压患者签约覆盖率95.58%、糖尿病患者签约覆盖率94.26%。

5.开辟山区巡回诊疗新模式。2021年“智慧流动医院”启动项目建设,围绕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山区急救半径大等问题,通过构建智慧车载医疗系统、群众服务端口、急救协同调度模块等,实现车内远程会诊、诊疗数据共享、移动医保结算、突发事件协同救援等功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短山区急救半径,打造“流动医院”升级版,助力山区医疗卫生领域共同富裕。应用于2021年8月上线“浙里办”。自2021年8月“智慧流动医院”运行起至2024年5月,累计出诊车次24444次,行驶113万公里,开展医疗服务32340个村次,参与医务人员47379人次,总计服务94万人次,在线医保结算近1390万元,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得到了的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开展优秀医务人员评选和风采展活动,提升优秀医务人员影响力。

1.组织“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评选”活动。2020年,在首届“中国医师节”期间,为弘扬医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评选”活动,评选了“初心奖”、“爱心奖”和“匠心奖”优秀医生各20名。

2.开展百名优秀医务工作者风采展。2022年,为充分展现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践行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崇高职业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市直百名优秀医务人员风采集。市卫生健康委特联合市本级各医疗卫生单位,推选出市本级 100 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对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进行拍摄、采访,编印成本画册,用图片+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他(她)们的风采。通过百名优秀医务工作者风采展,带动感召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切实担负起推动健康丽水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光荣使命。

(三)完善市际直达公交班车线路。

1.跨区公交班次现状.丽水公交公司目前在运营6条跨区公交,市民可通过直达、换乘方式由丽水到达各县(市)乡镇,具体为:

(1)青田方向:K11路投入14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

132个趟次,首末班时间处州中学6:35-20:30、腊口加油站6:50-20:30。

(2)缙云方向:K306路投入1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8个趟次,首末班时间汽车东站6:50-16:30、大庭庙7:30-17:15;K501-3路投入1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6个趟次,首末班时间汽车东站6:50-15:30、石笕8:35-17:00。

(3)景宁方向:K601-C路投入1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4个趟次,首末班时间峰源乡政府12:10-17:10、九龙乡车站6:20-14:10。

(4)云和方向:K203-C路投入1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4个趟次,首末班时间石塘镇人民政府8:45-17:00、均溪农贸市场8:30-16:45。

(5)松阳方向:K310-C路投入1辆公交车运营,每天来回4个趟次,首末班时间畎岸10:20-16:00、板桥10:55-16:35。

2.跨区公交运营现状.近年来,因乡镇沿线村民基本在外工作、打工,村内只有少量村民且以老人小孩居多,出门乘车频率较小。乡镇公交通达率逐年增高,导致始发地以及沿途群众,乘坐直达客运班车的人数逐年减少,造成班线连年亏损。以丽水至蛟坑班线为例,2021-2023年度班车平均实载率21.83%,每月亏损 2万多元,于2023年停运。2022 年开通了蛟坑至缙云的公交线路(每天途径蛟坑的公交线路有 23 个班次),解决了客运班线运力不足的问题,蛟坑群众出行可乘坐公交至缙云客运站转乘至丽水。

3.财政补贴运营。为支持本地客运(公交)可持续发展,我市根据部、省文件精神,于2009年起,制定分配方案,及时发放油补资金到客运(公交)企业。2021年发放油补资金 94.574万元,2022年发放油补资金 519.86万元,2023 年发放油补资金519.86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一是充分运用公立医院示范项目的载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借助“山海提升”工程、“百科帮扶”工程建设,推进省、市医疗资源下沉帮扶县级医院学科发展。打造一批市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做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提升县域就诊率。优化城市医联体网格,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全科医生培养以及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统筹调配使用等方法,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足和能力提升问题。三是结合山区实际,持续推进15家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的医疗服务丽水模式。

(二)积极打造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市级“明星医生”。发挥山区海岛县政策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力争每年省级人才计划(医疗卫生人才项目)人员入选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丽水市“绿谷英才”医疗卫生人才项目实施细则》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市级医疗卫生人才项目评审工作,2024年评选市级领军人才、青年人才12名,市级医坛新秀60名。

(三)推进客运班线模式灵活化。支持客运企业开展班车客运定制服务,经营者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布道路客运班线信息,开展线上售票,定制客运改变了传统站到站、按点发车的模式,提供更加灵活的发车时间和上下车地点选择,满足了乘客的个性化出行需求的班线客运运营方式。目前,我市已开通青田至中心医院、遂昌至丽水的客运定制班线,下一步计划开通壶镇至中心医院的客运定制班线,不断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联系人:金凡茂(医政医管处)

联系电话:2091327    传真:2091295

邮编:323000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