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2500MB1960337R/2024-42223 | 文号 | 丽卫〔2024〕70号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 |
成文日期 | 2024-09-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曾春来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00号提案《关于信息化赋能基层慢性病管理的建议》已收悉。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针对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落实丽水市慢性病防控工作,我委采取多维度、全方位的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措施,提升基层慢性病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致力于降低慢性病发生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市居民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委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利用数据共享、数字赋能等手段,极大的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能力和工作效率,助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一、发挥全市一体化优势,筑牢应用数据基础
一是网络基础一体化。市卫生专网采取“市-县-乡-村”一体化模式,覆盖全市2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二是全市统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云影像中心、双向转诊、传染病直报、救在丽水、医检互认等,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疗信息全量汇聚,区域业务贯通,为全市居民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档案查询、报告查询等服务。三是全市统建基层医疗机构一体化业务系统。HIS系统、电子病历、检验系统、影像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等,覆盖全市17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319个村级卫生室,实现基层群众看病、体检、检验、检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重点人群诊间签约、诊间随访,有效提升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四是对标数字高地建设行动。有效提升卫生健康数据质量,特别是2022年以来,按照浙江省数字高地行动要求,在全市统一平台统一专网基础上快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云网源三端”架构的“丽水段健康数据高铁”,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病历,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病历、出入院记录及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集同步、清洗、上传、质控,各项数据质控指标均保持全省排前列。
目前,基于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及数据高铁运行情况显示,已累计保存个人电子健康档案250.9万人、病历信息5198.5万人、处方信息5081.3万人、检查信息910.6万人、检验信息5602.2万人、体检信息81万人,其中高血压专项卡34万人、糖尿病专项卡10万人;通过平台累计开展诊疗2569.7万人次、检验491万人次、处方2657.3万人次、检查220万人次、处方配送20.5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人次超500万人;移动随访高血压人群超1400万人次,糖尿病随访超400万人次,提供慢病体检服务超520万人次;依托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市老年人、“两慢病”人群的数字健康画像基本形成,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实现医疗机构间共享,医生可随时调阅查看,全市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80%,累计调阅健康档案894万人次。2023年,遂昌县充分发挥基层一体化系统优势,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考,获全国第一。
二、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健康服务深入乡村
针对偏远乡村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痛点问题,我委统一规划、统筹推进5G技术应用,面向医院、医生、居民建设了一系列移动应用,构建了“智慧流动医院+浙里乡村好医(数智家医)+救在丽水+移动体检”的服务体系。
(一)全国首创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车搭载门诊医生系统、医保结算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常规诊疗、医保结算、远程会诊、预约转诊、健康体检、慢病随访、中医诊疗等功能。解决偏远乡村重点人群看病就医难问题,优质医疗资源随车“下沉”到偏远乡村,山区群众享受同质化医疗服务。目前,偏远乡村覆盖率达到90%,智慧流动医院下乡行驶里程85万公里,在线医保结算近2652万元,出诊医生41794人次,累计出车21160次,诊疗人次29.5万人次,开具处方23万张,提供中医服务10万人次,慢病随访15万人次。
(二)试点推进浙丽乡村好医(数智家医)。以山区医疗空白村居民两慢病为小切口,依据省“健康大脑+”体系总体设计,打造“山里好筛防、山里好问诊、山里好配药、山里好入院”四个子场景,运用数字赋能,多跨融合业务手段,实现精准监测、动态预警、重点签约;预警问诊、联合问诊、流动医院下乡问诊;规律配药、日常配药、医保结算;筛查评估、入院管理、绿通帮扶等功能,为偏远乡村居民提供精准筛防、远程问诊、智慧配药、便捷入院等健康服务,解决山区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全方位筑牢乡村卫生网底、补齐山区健康服务短板。利用大数据筛查模型,对疾病高中低风险人群进行分层分标管理,打造县、乡、村三级区域健康画像和个人专病画像,形成及时响应、主动干预的服务机制,定期生成健康报告以亲情绑定的形式推送至家庭医生、居民本人及其近亲属,做到重点疾病“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群众可通过浙里办“丽水掌上健康”应用,查询个人健康概况、历史就诊、健康体检、签约服务等相关医疗信息。该应用已于2023年8月16日在龙泉上线,为龙泉市44个村6666位村民提供日常健康监测51295次,处理健康预警信息19617条,家庭医生完成远程随访5880人次,群众满意度99.25%。
(三)构建“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村卫生室+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数智赋能”的山区医疗服务丽水模式。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丽水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抓手,推出“救在丽水”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身边救、同步救、精准救、全域救、全程救”急救一条链五大场景。通过完善急救体系建设、融合盘活急救资源、打通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数据壁垒,实现了一键呼救、一图全览、全民动员、多重定位、上车即入院、三大中心、一屏调度、部门联动、一键速办等功能,为病人争取最短抢救时间,制定最便入院流程,研判最佳救治方案,开辟最畅绿色通道,打造最优救助服务,打通了山区群众“生命通道”。居民可在浙里办“救在丽水”应用上,使用一键呼救、急救点位导航、附近AED导航、急救知识等核心功能。目前“救在丽水”应用累计用户数16767人,访问量28688人次,完成6万余次急救转运的生命体征数据传输,实现11080份院前病历的同步传输。
(四)建立移动体检系统。按照公共卫生管理要求,全市65岁以上居民每年需体检一次,针对偏远山区居民体检需求,已在莲都、青田、缙云、遂昌、松阳、庆元、景宁以及龙泉建立移动体检系统,将体检系统集成至手机端,通过移动端体检系统自动导入居民基本信息,体检数据自动上传公共卫生档案,有效解决了手工录入,工作效率低,错误多的问题。特别是检验项目,实现标本条码在上级医院及第三方临建机构通用,实现标本外送、数据回传,有效简化了体检流程,提高体检信息采集的速度与准确率。截至目前已通过该系统完成30万人健康体检。
三、强化慢病智慧服务,构建家、全、专结合协同管理体系
慢病人群的干预、治疗、管理是系统的服务,需要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最终实现“两慢病”患者管理“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目标。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先期已在云和、松阳、莲都、缙云、青田建立了“数字化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诊前管理、诊疗服务、辅助检查、健康宣教等环节嵌入到全科门诊服务流程中,利用5G技术,整合医疗资源,为“两慢病”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治疗-康复”一站式服务,确保慢性病治疗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依托“浙里智医助理”,针对基层门诊场景,根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必备病历要素条件,给出相应的诊断依据供医生参考,自动推荐优选治疗方案、常见用药、历史优质相似病例,协助基层医生快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优化诊疗方案,有效地减少误诊、误判、漏诊、漏判等诊疗缺陷问题,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已有累计3.5万慢性病患者完成一体化门诊就诊流程,实现全市176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覆盖,辅助诊断门诊电子病历136.29万份,辅助诊断决策1067.26万次,辅助病历质控647万次。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数智医疗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丽水“健康云”、“智慧医院”、“健康大脑+”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两慢病”全周期健康数字化管理场景,持续迭代“智慧流动医院”“救在丽水”“数智家医”“浙丽乡村好医”等多跨协同场景应用升级,优化推动医检互认共享、智慧云诊、云入院等服务,优化慢性病一体化系统流程,强化医共体体系,为全市慢性病管理提供坚实保障。为构建“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村卫生室+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数智赋能”的医疗服务丽水模式奠定数据基础,推动15家医共体牵头医院与30家基层片区医疗中心深度融合,让“市-县-乡-村”一体化模式更智能、更扎实。到2025年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两慢病”规范管理率稳步提升,“两慢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下降的目标。
感谢您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丽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金晓珍(卫生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18875855784
邮编:323000
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