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清零了,家园换新颜了,这才是看得见的民生温度!”昨天,站在修葺一新的米黄色外立面前,青田县鹤城街道龙津社区老党员郑林标感慨万千。随着最后一处脚手架拆除,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头顶隐患”成为历史。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龙津小区13—15幢,曾是青田县城最早采用瓷砖外立面的“明星小区”之一。历经30余年风雨侵蚀,千余平方米外墙面空鼓开裂问题日益严重,日均人流量上百次的通道上方,摇摇欲坠的瓷砖如高悬的“炸弹”,威胁着居民人身安全。
面对无物业维护、无维修基金的“双无”困境,东门社区党委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国企担当+居民参与”治理共同体,蹚出了一条老旧小区安全治理新路径。
“安全重于泰山,必须与时间赛跑!”东门社区党委书记任丽丹回忆,网格员发现松动瓷砖当天,社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党员突击队开展“扫楼清患”行动,逐户发放安全告知书,设置警示隔离带;启动“专家会诊”,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带着翔实的报告奔走职能部门,在政策文件中寻找突破口。面对20余万元的资金缺口,社区巧用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机制,推动项目纳入街道年度民生实事,争取到首批应急资金。
然而,应急资金对于整个修复工程而言是杯水车薪,破解资金困局的关键来自机制的创新。社区工作人员辗转住建、城投等单位,最终促成该县城投市政公司以国企担当,介入这项民生工程。三方共建机制下,政府提供政策指导,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居民配合修复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责任链。
在98天的修复攻坚战中,基层治理创新持续发力:社区利用“青亲里”数字平台实时公布工程进度,志愿者在楼道张贴施工安全贴士,社区干部主动搭建协商平台化解噪声、占道等矛盾。多方协作共同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既消除1448.66平方米的安全隐患,更收获居民100%满意率。
“老旧小区外墙修复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筑牢了基层治理根基。”青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宋晓锋表示,下一步将以龙津小区为试点,用三年时间分区块、阶段性推广外立面修复工程,完成对鹤城街道内老旧小区外立面的修复工作,让更多群众共享共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