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不管干什么工作,我都希望精益求精,这是在部队学到的,让我受用一生。”每天上午7时,雷明春都会早早来到单位食堂仔细检查核对,该食堂承担着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00余位干部职工的日常用餐,从事后勤工作的雷明春总是事无巨细、认真负责。
雷明春1982年参军入伍,在部队时,他以一腔热血铸就刚毅忠诚,1986年光荣退役,回到家乡,他用兢兢业业扛起责任担当。作为基层林业站林技员时,他用脚步丈量山林,被同事称为“活地图”;从事后勤工作时,他在做好本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考取了十余本技能证书。
对于雷明春来说,褪去戎装,变换的是工作角色,不变的是初心使命。除工作外,他更是以赤子之情书写了一段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每天傍晚下班后,雷明春就会立即驱车20多公里赶回位于大东坝镇灯塔村的家中,因为那里还有一位让他放心不下的“ 老小孩”——雷延德。并无血缘关系的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雷明春夫妇用无私的付出赡养雷延德30余年,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
1987年,退伍回乡的雷明春与同村姑娘雷文凤喜结连理。意外的是,结婚后的第一件事居然是照顾一对毫不相识的母子。
原来,村民蓝宝花一家生活困苦,独子雷延德又因病致残成了聋哑人,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的雷陈高,即雷文凤的爷爷此前一直在帮助这对母子。雷明春与雷文凤成婚后,雷陈高希望孙女、孙女婿能继续照顾他们。当了解到蓝宝花一家的艰难后,他向爷爷承诺,一定会照顾好他们。小两口不仅毫无怨言、日复一日地照料着他们,还住进了蓝家融成了“亲人”。1993年,蓝宝花去世,夫妻俩料理好后事,将雷延德接到了自己新建的房子里一起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关怀照顾无微不至,30多年的朝夕相处,雷明春已经能读懂雷延德的每个眼神和动作。
2021年,雷明春被调往县城工作,却依然每天坚持回乡下。同事不解他为何不在县城居住,雷明春开玩笑地说,家里有“宝”。那个“宝”就是每天在家门口等着他回来的雷延德。
现如今,雷明春的儿子雷煜阳传递祖辈、父辈的善举,和父母一起继续悉心照料着雷延德老人,一家五代人接力传承爱心和温情。
退役老兵赤子心,孝老爱亲传温情。雷明春平凡而又不凡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曾获评“中国好人”“浙江好人”“丽水好人”,第十一届“浙江孝贤”、丽水市“助残模范”、丽水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