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从“一季菇”到“四季鲜” 庆元草菇“住”进空调房
时间:2025-05-23 10: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连日来,庆元县淤上乡秸秆基料化低碳循环产业园内的草菇试种成功,一簇簇草菇长势喜人,外形饱满圆润,迎来初夏采摘。

淤上乡石坝村种植草菇历史已有30余年,种植技术娴熟,此次试种成功的新型种植模式,通过智能化温控大棚和秸秆基料化技术,首次实现草菇全年不间断生产。草菇种植期从6—10月变为全年,种植茬数实现翻番,种植方式从零散种植变为集中生产,种植面积成倍增长,预计年均可消耗水稻秸秆1000吨以上。

温控大棚内,菇农们正忙着采摘草菇,一排排整齐的种植架上,草菇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轻轻旋转棚外控制台上的按钮,就能精准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据淤上乡种植大户鲁尚明介绍,培育草菇的原材料主要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秸秆和优质菌丝。秸秆经过粉碎、发酵等工序后,成为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为草菇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首茬草菇4月份试种了10个大棚约500平方米,现在每天能采摘200多斤,调节操作特别方便,一个星期来检查一次,通通风、排排气就行,省时又省力!”鲁尚明表示。

作为庆元县重点打造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庆元县秸秆基料化低碳循环产业园, 是一个集水稻秸秆加工、收储、回收、利用于一体的低碳循环产业园区,通过形成一个“一中心两区”(即秸秆收储加工服务中心、秸秆基料化发酵种植区、仓储分拣转运区)模式的秸秆低碳循环产业链,实现1+1>2的产业效益。

此次草菇试种成功离不开石坝村党支部书记柳恒谦的示范引领,他创新“书记整体承包+农户跟进参与”的种植模式,减少菇农对草菇智能化大棚种种顾虑。

“首茬草菇生长周期为28天,通过温控智能化大棚,菇农将棚内温度稳定控制在28℃—32℃,湿度保持在85%—95%,为草菇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柳恒谦表示,基地全面投产后可吸引20余户菇农入驻,预计草菇年产量达33.6吨,户均增收20万元以上。同时,产出的优质草菇市场售价在20—25元/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