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太好了!革命故事、‘两山’理念,就像拉家常,一听就懂。”松阳县安民乡李坑村村民周大贵评价道。
近日,松阳“秘境寻声”青松宣讲团走进安民乡李坑村。这支由浙江农林大学学生、“00后”选调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组成的“混搭”队伍,用情景剧、故事会等形式,把浙西南革命精神、“两山”理念等讲得有声有色,赢得村民满堂彩。
这场宣讲还结合了“乡野共富市集”。“宣讲员化身‘带货’推介员,用乡音‘唠家常’、说风俗、讲故事。”宣讲团负责人严景城介绍,村里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在亲切的“唠嗑”中成了抢手货,摸索出了一条宣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去年12月以来,松阳深挖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在古村、老街打造网红宣讲点,把村情街景变成天然讲台,让“新型乡村文化空间+大众理论宣讲”模式持续深化。
6月18日至19日,松阳“青松讲”与余姚“舜江青语”2支青年宣讲团在松阳明清古街“走亲”。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两地青年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角度出发,带来了《在变与不变中绘就千年画卷》《一条鱼绘就两山答卷》等精彩作品,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例子,把“两山”理念讲得深入人心。
这场“走亲”是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以“宣讲+实践”为理论传播注入新动能,带动老街坊们更积极地参与家乡发展。老街商家钟跃英就是受益者,“以前我守着铺子卖状元饼,靠的是街坊熟客。现在宣讲活动教会我用新方法讲好600多年老手艺的故事。”如今的她,不仅是店主,更成了能说会道的大众宣讲员,“状元饼”卖给天南海北的游客,“松阳饼妹”的名号也传开了。
如何让理论宣讲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松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张松龙点明关键:“形式创新是‘破圈’基础,内容‘建圈’、队伍‘跨圈’才是深化之道。”为此,松阳成立“理论宣讲工作室”,建立“需求导向型”下乡调研机制,收集本地典型案例故事进行融合创作(内容建圈);同时采取“名家领航+梯队建设”策略,邀请国家级金牌讲解员、宣讲名师领衔,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打造递进式成长路径。
如今,松阳汇聚了一支600人的特色宣讲队伍,成员为商铺店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今年以来,“秘境寻声”“今晚七点半”等主题宣讲活动已开展10余场,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真正让宣讲从“台上讲”变成了“大家谈”,让群众从“听客”变成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