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2500472262052J/2025-43815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林业局(丽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叶剑飞等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191号建议《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建议》收悉,市人大对该建议高度重视,将此建议确定为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市林业局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办理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与领衔代表沟通协调办理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丽水是浙江省最大林区和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市林地面积2076万亩,其中松林面积1400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67.4%,占全省松林面积(约5200万亩)26.9%。我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秉持“守护生态、服务林农、服务产业”的宗旨,开展病虫害监测、防治和指导工作。2010年前,我市森林病虫害主要以毛竹、板栗(锥栗)病虫害以及用材林的松毛虫为主,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不到病虫害总量的1.5%。随着种植毛竹、板栗比较效益下降和松材线虫病的快速入侵扩散,2025年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超过病虫害总量的98%,已成为我市森林生态系统一号“杀手”。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白僵菌、阿维菌素、拟除虫菊脂进行生物或生物农药防治,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清理病枯死树切断传染。
二、我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防控基本情况
我市松材线虫病疫情于2003年9月首次在缙云县发现,到2019年全市9县(市、区)全部被国家林草局划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总体上看我市松材线虫病发病从东北向西南蔓延,大体上沿高速公路从缙云到莲都,然后分三路往青田、遂昌和庆元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向边远乡镇发展,山脚向山顶、近山向远山扩散态势。通过多年的物理和生物等绿色无公害防治,老发生区疫情得到遏制扭转,新发生区疫情处于蔓延扩散阶段。
三、主要举措
围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按照“山上管质量,山下管去向,中枢管统筹”的思路,进一步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分类施策,努力提高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
(一)加强统筹,推动整体防控。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压实防治责任。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每年的冬春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期召开动员部署会、推进会、现场会(或点评会),高位推进防治工作抓细抓实。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召开部署落实会议,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举措,压实部门和乡镇责任。市、县林业部门切实履行松材线虫病防控主管职责,通过林长领办重难点工作、林长制考核督查等形式推动各地落实责任,强化举措,提升成效。二是分类施策,限时完成。将9县(市、区)分为轻、中、重3类区域,分类治理,制定集中除治的时间节点,为全市除治工作部署和推进做好参谋。重型疫区:春节前完成窗口区域“清零”,总体除治工作推进1/2,次年3月底前全域“清零”。中型疫区:春节前完成窗口区域“清零”,总体除治工作推进2/3,次年3月底前全域“清零”。轻型疫区:春节前实现全域“清零”,次年3月底前完成回头看。三是将全年防治工作划分为五个关键时间节点:10月底,完成年度疫情普查、年度防治方案编制审批以及防治准备工作;11月初,全面启动枯死松树清理工作;春节前,重型县、中型县和轻型县按照各自类别完成相应工作任务;2月底,完成重要区位松林资源和古松注干保护;3月底(松褐天牛羽化前),完成病死树全面集中清零、疫木安全处置等防治任务。
(二)创新方法,提升防控技术。2018年,我局开展探索利用天敌花绒寄甲捕杀松褐天牛幼虫和高山远山疫木钢丝网罩就地打包封存试验。钢丝网罩就地打包封存处置疫木方法被列为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山场除治技术方案》处置方法之一。2020年,在全省率先开发和应用“丽水·云森防”场景应用指挥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无人机”开展秋季疫情普查,破解疫情底数不清、过程监管难等问题,该应用得到郑栅洁省长和省林业局高度认可,并以之为基础,开发和推广了全省数字森防系统。每年组织行业专家对各县(市、区)松材线虫病防治年度实施方案进行技术评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提高年度方案科学性。近两年,试点无人机在高山、远山疫木下山吊运方面的应用,探索“机器换人”降本增效实现路径。
(三)多方筹集,保障防控资金。2021-2023年实施的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5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20亿元。林业部分总投资13.89亿元,中央财政补助5.46亿元。其中,松材线虫病防治子项目,总投资8.19亿元,中央补助资金3.54亿元。近两年来市、县林业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推动林业各项事业发展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2024年全市林业部门在建、获批项目13个,总投资达到100.2亿元;2025年8个项目申报成功,总投资达63亿元。2025年度通过专项债、长期国债和项目建设筹集资金,全市财政筹集到3.56亿元病枯死松树清理经费。
(四)加强培训,提升监测能力。近年来,先后邀请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首席专家叶建仁教授、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舒金平研究员、浙江大学莫建初教授、浙江农林大学胡加付教授、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佘德松教授等高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邀请省林业局业务负责人来丽开展业务培训。通过森防项目,各县(市、区)森防站配齐了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箱、松材线虫DNA分子检测等设备。市县两级森防人员根据病虫发生时间,定期开展病虫情调查,并组织和指导林农开展防治。同时,依托全市两千多名公益林护林员排头兵、吹哨人作用,形成严密的森林病虫监测网。
(五)宣传造势,营建共治氛围。全市林业部门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森林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市林业局在城区小区内950台电梯猫和王道友金楼、纳爱斯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松材线虫病防控公益广告。开展《条例》解读和执法培训5批次,印发《条例》读本10000多册、科普海报和宣传资料29000多份。市县结合枯死树清理工作“回头看”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将宣传横幅悬挂到疫情发生村,将宣传册、科普海报等资料发放到户,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治松材线病氛围。
(六)完善机制,提高防治成效。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指导意见。先后出台《丽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丽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优化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方式的意见》等文件,优化除治经费测算模式,降低疫木烧毁占比,规范疫木处置方式,提升清理质量。2024年,印发《枯死松树清理除治合同》《市、县级枯死松树清理除治抽查监理合同》《乡镇级枯死松树清理除治监理合同》三个合同模板,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条款,出台本县(市、区)合同模板,强化了对采伐队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刚性约束。二是建立山场监督机制,提升除治质量。不断强化除治全过程闭环监管,常态化开展抽检抽查。从2018年开始,委托第三方每年对各县(市、区)开展5轮次除治进度质量抽查、通报,督促各县(市、区)限时整改,提升防控质量。2025年集中除治期间,全市整体合格率从第一轮的53.88%提升到第五轮的95.04%。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控源头流失。全市目前建有疫木定点加工企业41家,严格按照疫木处置规程处置疫木。每年,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联合综合执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检疫执法行动,协助乡镇开展农村房前屋后松材疫木收缴行动,两项联合执法行动现已成为日常常规工作。去冬今春,四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违法经营、利用疫木专项行动,组织行动517次,监督检查涉木企业1695家,共查办案件31件,刑事立案2起,共计罚款7.1万元,罚没疫木405.58立方米,收缴农户存放疫木81.3吨,有效切断疫情传播环节。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切实按照省林业局和市人大、市政府要求,全面查漏补缺,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守护生态、服务林农、服务产业”的宗旨,加强经济林和松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为乡村振兴、林区共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主动作为。一是持续抓牢松材线虫病防控这个重点,抓住集中除治关键阶段,强化进度质量过程监管和扫尾“回头看”提升行动,全面开展质量抽查、整改和验收工作;二是继续提升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加强防控工作举措和力度,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和绩效评价,做好疫情大数据分析研判,提升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是坚持生态、产业两手抓,根据林业产业发展,拓宽病虫害监测预警范围,将香榧、油茶纳入重点监测对象。
感谢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处 阮秀春
联系电话:13867059182
邮编:323000
丽水市林业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