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2500472262052J/2025-43821 | 文号 |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丽水市林业局(丽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民盟市委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以竹代塑”推进我市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几点建议》由我局主办。首先感谢贵单位的真挚建议,我们认真研究了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有力推进了建议的办理和落实。现答复如下:
丽水是“浙江省第一毛竹产区”,竹材资源储备丰富。现有竹林面积247.4万亩(其中毛竹林243.1万亩)。近年来,在市委“重塑林业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战略指引下,全市林业系统抢抓“以竹代塑”政策和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机遇,坚持以林长制为牵引,聚力推动竹产业全链发展,2024年竹产业全链产值首破百亿大关(110亿元),增幅10%以上。
一、关于深化竹林经营体制改革
全市持续推进竹林高效经营,夯实竹产业发展基础。一是资源培育高效化。连续多年开展高效竹林基地建设,推进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推动竹林资源质量提升,建成高效竹林面积64万亩,2024年全市毛竹可采伐量较2023年提升5%,达9066万株,全市平均采伐率43%,龙庆遂景等重点县年采伐率54%。二是林道建设网络化。通过新改修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互联互通的林道网络,累计建成以竹林路网为主的林区道路8651公里,有效降低了竹林经营生产成本。三是采运服务市场化。组织各县(市、区)组建竹材专业采伐队,解决伐竹工人不足问题,建成专业队伍26支;探索毛竹机械采运、无人机吊运等模式,开展“毛竹机械化采运示范技术开发”,较纯人工提升采运效率6倍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竹产业链的前端核心环节,即竹资源培育和毛竹下山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优质竹材低成本、高效率下山进企。到2027年,全市年产毛竹竹材6000万支以上,本地毛竹采伐率从43%提升到65%。一是推动规模经营。针对竹林经营分散细碎现状,结合2025年20万亩林地流转工作(其中流转竹林2.2万亩),推动“一股份两平台”模式在竹林流转中应用,培育一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竹药、竹菌、竹禽、竹畜等复合经营模式,到2027年新建高效竹林基地3万亩。二是创新服务供给。针对劳力成本高、毛竹下山难问题,创新市场化的服务供给。目前已在遂昌探索林事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毛竹为主的集成化、全链条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如试点开展毛竹机械化采运,以机械砍伐和竹木运输系统代替传统采运方式,每吨减少80%的运输时间和30%的运输成本。同时在庆元探索国有平台免费出机械,社会造林团体提供普惠化采运服务的联络协作机制。三是加快设施完善。结合国储林、专项债等项目,新改建竹林作业道300公里。
二、关于推动竹产业集群式全链式发展
全市紧盯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成型加工体系。一是加强全链建设补短。布局建成竹木材物理分解点87个,初加工小微园14家,开工建设遂昌竹产业共富园区,建成龙泉、庆元国家级竹木产业示范园区,逐步构建形成“物理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成品精深加工企业”链条完整的三级竹木加工体系。二是加强企业引育赋能。深入实施林业领域“双招双引”工程,谋划景宁全竹生态制造产业园、庆元“以竹代塑”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去年以来招引落地亿元以上精深加工项目11个(今年新招引落地10亿级重大项目2个)。经过多年培育,全市竹产业规上企业60家,省级以上竹木龙头企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余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0家,2024年规上产值52.29亿元。三是加强转型集聚增势。龙泉、庆元、遂昌、景宁列入《浙江省“以竹代塑”发展行动计划》竹产业重点县(全省16个),入选数全省第一。指导庆元、龙泉等地开展“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支持龙泉市推进新一轮竹木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低小散”企业转型提升并新增入园29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竹木材物理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成品精深加工企业”链条完整的三级竹木加工体系,打通连接资源端与市场端的桥梁。到2027年,培育形成龙泉—庆元—遂昌—景宁百亿级“以竹代塑”产业集群,新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以上。一是布局物理分解点。针对整竹单次运输量较少、效率低下问题,在竹产区就近合理确定竹材(竹笋)物理分解点项目布局,强化竹产业用地保障,符合条件的按照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设施办理林地用地手续,实现就近加工原竹、降低运输成本、带动收购价提升,计划至2027年全市建成物理分解点100个。二是建设初级加工小微园区。针对毛竹采运到初加工的无缝衔接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竹材变色霉变、品质下降问题,重点加快遂昌、龙泉、庆元、景宁现代初加工小微园建设,实现蒸煮、碳化等共性生产设施和工艺配套集聚配套,推动竹产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其中,遂昌竹木产业共富园较为典型,采用“政府搭台、国企投资、企业经营”的模式,投资3.3亿元建设林业产业标准园区,补齐当地的竹材初加工链条,串联带动全县的毛竹资源培育、采运和加工、销售等环节,预计年可消化毛竹30万吨。三是支持向精深加工发展。针对竹产业精深加工不足、企业综合实力偏弱问题,建强龙泉、庆元国家竹木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庆元、遂昌、景宁、缙云等地竹产业共富园区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深入推进优质竹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引育一批优质企业入园发展,支持企业精准发力竹家具制造、竹建材、竹弯曲加工、竹质绿色能源等细分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关于加快竹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全市各级合力开拓创新,不断凝聚发展动力。一是积极借智借力。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市级层面多轮对接国际竹藤中心,推动市政府于今年5月与国际竹藤中心正式签订“以竹代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合作协议,导入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项目合作期内将帮助丽水落地竹产业中央资金项目1个,每年提供竹木产业优质企业招引线索5条以上,合同期内争取引进企业1家。同时县级积极与国家林草局竹子开发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等科研机构合作,集聚产业人才资源。举办百山祖国家公园竹产品设计大赛等多个赛事,为竹产业注入创意活力。二是拓宽生价转化。开展国际性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FSC),累计完成67.47万亩竹林获得FSC森林认证,持续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积极与国家林草局对接争取,试点推进竹产品等森林生态产品认证工作,率先发布竹地板森林生态产品认证市级团体标准。正在编制《丽水市生态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初稿)》,已完成征求意见; 开展《丽水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2025年版)》编制项目,团队已走遍9县(市、区),初步计划以18个物质生态产品、1个调解服务类生态产品和1个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纳入2025年版的《目录清单》中。三是加力品牌推广。培育“双枪”“梦天”等全国知名品牌、“龙尚竹”等笋竹区域公用品牌,建成龙泉竹木云仓等产业平台,连续17年组织企业参加义乌森博会等各类展览,庆元竹厨类产品拥有国内大型超市7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龙泉竹小家具电商拥有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政府引导,推出更多消费场景,引领消费新风尚,到2027年,竹产业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认可度显著提高,公众“以竹代塑+”观念显著增强。一是支持开发替代产品。支持庆元、龙泉等地打造“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编发“以竹代塑”产品目录,开展技术研发、产品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建设一批替代应用场景。二是支持扩大品牌推广,选树推广竹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名牌,鼓励企业申报“浙山至品”“浙山珍”等省级区域品牌。推动“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争取在部分市直单位办公、会议、食堂等场景使用“以竹代塑”产品,并逐步推开。三是支持打造竹文旅场景。深入挖掘竹文旅融合、竹编文化内涵,鼓励新(改)建一批竹公园、竹博览馆、竹文化博物馆、竹康养和自然教育基地,全力建设景观优美、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文旅融合线、生态富民线。进一步完善宝溪竹建筑群、黄田竹海等景区建设品质,提升景点竹内涵,发掘打造一批景观美的竹生态旅游景区。
四、关于强化竹产业全产业链政策支持
我市逐步构建政策体系。依托“林长+链长”双长制加力推动产业发展,形成高位推进、市县协同的良好局面。市级出台《丽水市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丽水市林业三大百亿产业振兴发展五年规划》《丽水市林业推进“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将笋竹全产业链作为全市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打造。统筹整合政策向竹产业领域集聚,市级财政明确每年安排2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激励竹产业等六条产业链发展;竹产业重点县均出台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如龙泉市明确财政每年安排6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竹木产业发展。同时谋划并成功申报庆元、龙泉“以竹代塑”专项债项目,总投资16亿元,申报专项债10.7亿元,可进一步完善“以竹代塑”产品链条。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支撑保障竹产业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竹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政策、资金。鼓励各县(市、区)充分考虑竹产业富民效应,出台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争取竹加工业用地、亩均税收等优惠政策,探索竹林“标准地”建设,完善水电路网等设施。加强与市发改委对接,逐年编制并落实“以竹代塑”年度工作要点,凝聚部门合力。同时积极向上反映争取竹林作业机械和笋竹初加工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争取林业企业同等享受农业扶持政策。二是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竹代塑”方向开发符合竹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形成林权抵押贷款、林业长周期贷款等多种信贷融资业务,支持各地开发特色政策性保险,为竹产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加强项目谋划争取。指导竹产业重点县把握中央财政资金和特别国债等金融政策支持方向,结合国家“两重两新”等上级政策,精准谋划申报带动竹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全市“以竹代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联系人:绿化和改革发展处 李雪姿
联系电话:0578-2188052
邮编:323000
丽水市林业局
202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