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部门动态
丽水新改扩建“口袋公园”近100处,面积25万余平方米——“方寸之美”满载民生幸福
时间:2025-07-03 10: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在丽水,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如繁星般点缀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近年来,我市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之路。而“口袋公园”的建设,无疑是这条道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让市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发展带来的红利。

“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口袋公园’,带孩子出来玩太方便了。这里有滑梯、秋千,还有植物科普的小牌子,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知识。”市民张丽笑着说。她所提到的人民街上的白杨林游园,正是市区众多“口袋公园”中的一个典范。这片曾经不起眼的空间,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憩的热门场所。

丽水在“口袋公园”建设方面堪称先行者。早在2007年,便通过12种创新改造方式,致力于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街头绿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013年丽水城区街头绿地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以优异成绩获评国家园林城市。2023年,市建设局报送的相关案例入选省建设厅城市体检成果应用优秀案例。同年,我市还入选了省建设厅首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名单。截至目前,丽水市园林管理中心依托利用绿线内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和现有小游园、微绿地,主城区新改扩建“口袋公园”近100处,面积25万余平方米。

市园林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制度标准完善方面,我市围绕“诗画浙江最美核心区”的要求,编制了一系列园林绿化管理标准。从《丽水市北城公共空间体系研究》到《丽水城市景观微改造建设导则》,这些制度为口袋公园的建设布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提升公园品质上,我市采用多元化微改造手段,探索多种表现形式。乡恋园利用旧物打造特色景观,营造出别样的氛围,探秘园则将大院闲置空间改造成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蕨类苔藓专类“口袋公园”。管养模式的优化也是一大亮点。市区“口袋公园”管养全部实行市场化管理,针对其特点,将日常管护细分为五类,并制定了完善的考核巡查机制和养护质量标准。目前,植物存活率确保在98%以上,各类设施高效运行。

未来,我市“口袋公园”建设将继续发力。在规划引领方面,针对目前主城区“口袋公园”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市将加强总体规划与布局,积极试点“园长制”,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路口景观等优化布局。在发展特色上,将广泛收集意见,邀请专家指导,融入龙泉青瓷、青田石雕、云和木玩等丽水元素,同时“口袋公园”建设与青年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打造青年型、运动型、鲜花、音乐等多类型主题“口袋公园”。在养护管理中,建立评议制度,加强绿化主管部门、街道与社区、物业的沟通协调,让居民参与监督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