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庆元县有着“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位居全省首位,是浙西南重要的生态屏障。瓯江山水工程开展以来,庆元县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依托生物资源和生态优势,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奋力打造“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县”。
一、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织密“防护网”
编制发布《庆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庆元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建成以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54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5%,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61平方千米。在贤良、张村、荷地三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实施封山育林、仿生态繁育、生物廊道建设等工程,开展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和栖息地保护与恢复。
(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与研究)
二、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撑起“致富伞”
探索生物资源繁育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在全国唯一的大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开展大鲵种质资源仿生态繁育、增殖放流与保护,大鲵仿自然栖息地构建等工程,全面推进淡水养殖生态化绿色化。遵循生态循环核心理念,开展“林菇共生”、“林药共生”、“稻螺共生”等生态共生模式建设,建成食用菌野生资源保育区9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亩,切实打造生物资源价值转化的“庆元样板”。实施萤火虫、蝴蝶、中华蜜蜂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促进生态旅游、农民增收提供更广阔的舞台,逐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协同共进。
(林下药材种植)
三、巩固项目成果宣传阵地,吹响“集结号”
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同时,注重发挥宣传优势,扩大项目成果影响,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庆元坑里建成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大力宣传本底调查和项目推进成果。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建立良好对接渠道,签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播电视宣传战略合作备忘录。结合“5.22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宣传,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